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车企进入中东,在与谁较量?

深度观察 

中国新能源车在中东遇到哪些挑战?市场需求真的有限吗?本文深入分析了中东市场的新能源车需求特点、本地化策略、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影响,以及中国品牌与日韩竞争对手的较量。

——领读语来自36氪出海分析师
常薇倩
查看「36氪出海·领读」的全部内容 >>

分享:

在本系列文章的前两期中,我们探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中东市场的战略布局及其当地合作伙伴的情况。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本文将分析这些企业在中东市场扩张时所面临的挑战。

挑战一 新能源车市场体量

中东是蓝海,但海域有限。就我们能够掌握的有效数据,现阶段中东各国的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很低:中国新能源车企进入中东,在与谁较量?

在2022全球电车应用指数 Global Electric Mobility Readiness Index 排名中,阿联酋是唯一排名前10的中东国家。即便如此,阿联酋电车销售渗透率仅仅达到3%,远低于16%的全球平均水平。包括沙特和卡塔尔在内的海湾国家电车销售渗透率都不到1%。

新能源车保有量少,渗透率低,从这个角度来说,中东市场毫无疑问是中国车企的蓝海。但低渗透率和保有量就一定意味着大有可为吗,这片蓝海的前景如何?据Mordor Intelligence报告显示,2023年中东新能源车市场规模约为27亿美元,预计在2028年增至76.5亿美元。相较于中国大陆、欧洲、北美等成熟的千亿级市场而言,中东新能源车市场体量及增长预期相对有限。

中东新能源车市场的有限体量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历史”原因:

低油价、低关税对应的低购车门槛

荷兰、挪威、芬兰这些国家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都排在世界前列,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国家的油价也排在世界前十。相比之下,中东各国的低油价对应的是相对低的燃油车购买门槛:中东,尤其是海湾国家的油价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低,进口汽车关税也不高,气候炎热又让汽车变成了生活必需品,这些因素都促使大多数有条件的消费者优先选择燃油车。

值得一提的是,中东各国中唯一的特例是以色列,该国油价长期高位,是海湾国家的三倍左右,因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也在中东国家中排名前列。

极高的人均汽车保有量

在海湾国家中,人均汽车保有量普遍较高:以迪拜为例,疫情前迪拜公布的注册车辆总数为180万辆,截止到2023年底车辆总数预计超过200万辆。对于一个不具备完整汽车供应链、且人口只有300万的城市来说,200万台注册车辆就意味着迪拜平均0.6个人就占有一台燃油车。相对成熟的燃油车市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车的增速,如何打动有车一族购买新能源车对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东各国市场差异化较大

不同于燃油车,新能源车高速渗透的重要条件是相对统一的市场条件,而中东各国的市场差异化较大:

1. 以阿联酋、沙特和卡塔尔为代表的海湾国家人均消费税水平高,但燃油车渗透率高,对车辆的要求高,新能源基础设施又刚刚起步;

2. 以约旦、埃及为代表传统中东国家,人口多但人均消费偏低,市场准入的门槛较高且区域市场差异化较大;

面对这片海域“有限”的蓝海,国内车企在进入中东市场的时候需要有明确的宏观布局。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些企业在实操层面面临的挑战。

挑战二 基础设施与电车配套环境

目前,中东各国的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分布不均,且建设门槛较高。从充电桩的总体布局和数量来看,各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尚处于初级阶段:

公共充电设施的布局直接影响新能源车在市场上的渗透率。从中东各国新能源车用户的实际体验来看,由于公共充电设施的便利性尚需提高,大部分车主仍主要依赖家庭充电桩进行充电。

既然充电基础设施差,这对于充电桩运营公司来说是个机会吗? 

没那么简单:目前,中东地区在充电桩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政策法规及标准。在不同国家、甚至不同酋长国或省份之间,充电桩的批准流程均不相同。以迪拜和阿布扎比为例,迪拜的所有商用充电桩必须得到迪拜水电局的审批,而在阿布扎比,充电服务的执照则由经济部颁发,能源部门无需介入。此外,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充电桩建设者不仅需与监管部门协调,还需与物业及运营方建立良好关系,一方面协调电力改造施工,另一方面规划收益分成。加之地区移动支付普及率有限,多渠道支付尚未全面实施,这大大影响了充电桩的营收效率。高昂的布局门槛使许多有能力参与建设的企业望而却步。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以阿联酋为首的海湾国家都设定了碳排放目标,但他们尚未为新能源车制定真金白银的直接补贴政策。相比之下,中国的购车税减免、欧洲国家的税收补贴、使用补贴以及家庭充电桩政策补贴等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车的普及。迪拜曾短暂免除新能源车的 Salik(过路费)和停车费,但即便是这种微不足道的补贴也在实施一年后被取消。

最后,对于中东各国的保险公司来说,新能源车是一个“新物种”。漫长的燃油车时代里,中东各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燃油车保险体系。国内熟悉的原厂、副厂甚至是拆车件在中东也是玩的熟练。但由于缺乏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供应链以及维修经验,本地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仍然持保守态度,尚未推出相应的保险策略,导致新能源车的保险费用偏高,保险服务体验不佳

充电基础设施的不足、政府补贴的缺位以及不完善的保险政策等挑战,反映出中东各国在新能源车领域还需加强顶层设计,从各个环节出发,为新能源车的打造更好的使用环境。值得注意的是,中东尤其是海湾国家的电力多由政府控制,相关政策也是自上而下制定。这一格局非常适合通过 PPP(公私合作)模式迅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期待2024年能看到中国企业在 PPP 合作方面取得突破,从而提升当地的新能源基础设施水平。

挑战三 新能源车在中东的本地化难题

在中东,气温高、风沙大是新能源车本地化面临的首要问题。在燃油车时代,“中东版”汽车的热销反映了这些车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卓越性能。中国的新能源车必须针对中东的特殊气候条件进行产品优化,特别是在制冷系统方面。例如,需要增加空调出风口或遮阳帘,优化空调智能温控系统,提高电池冷却效率等。此外,中东地区的高温对电动车续航能力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据估算,在35ºC的高温环境下,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可能比常温状态下降14%-31%。

大多数中东车主习惯于驾驶大排量、大油箱的燃油车,这加剧了他们对新能源车续航能力的担忧。通用汽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阿联酋77%的新能源车主同时拥有燃油车,而在沙特这一比例高达81%。前文提到的充电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对空调持续制冷的需求,都使得里程焦虑成为更加现实的问题。

另外,新能源车的智能车机系统是其一大优势,但仅仅是阿拉伯语这一语言障碍就给车企带来了巨大挑战。虽然中东国家的英语普及率很高,但阿拉伯语仍然是当地消费者的首选语言。而让车机系统支持阿拉伯语只是第一步,如何在语言障碍和完全不同的互联网生态下打造本地车机生态系统是更为艰巨的任务。

产品本地化的“终极目标”是与当地代理商合作,建立完善的备件仓库和售后服务支持系统。随着销量的稳定增长,汽车企业需要从单纯的贸易型逐步转变为兼具营销和服务的模式,这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石油土豪和中国电车的羁绊

有限的市场体量,高本地化门槛以及尚不成熟的基础设施,这些挑战都是中国新能源车在中东市场必须面对的难关。除此之外,人均收入高,外来白领多,消费人口年轻化,酷爱豪车又喜好沙漠越野,这些特征造就了中东人独特的汽车消费观。对于初次购买中高端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比较关注的不仅仅是性价比,还包括产品质量、使用体验、电动车带来的附加价值以及其社交属性。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东地区的日益强化,新能源车的社交属性正成为中东首批电动车车主看重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中东汽车市场主要由日本和韩国品牌占据。丰田和雷克萨斯在中东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30%。即便在中国这样的汽车消费大国,国产品牌的普及也是近年来的事情。而在中东,欧美、日本和韩国品牌深入人心,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尽管中国产新能源车在设计新颖、内饰豪华和智能配置方面表现出色,但如何向中东消费者有效推广,以及如何塑造他们对新能源车的高度认同,将是中国车企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图 | Pexel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顺势咨询 Al Shasia(ID:ShunShiZhongDong)” ,原文标题“新能源汽车布道中东③” ,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活动 | 迪拜出海朋友会深圳场招募中:铺路架桥,挺进中东

1月25日,36氪出海携手迪拜商会,在深圳举办线下朋友会,以闭门的形式相互交流,讨论出海中东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欢迎扫码图片中二维码,报名参与。

中东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万字拆解”中美新局势下的企业出海和应对之道

    企业出海,如何应对中美新局势带来的供应链变化?

    热点

    “万字拆解”中美新局势下的企业出海和应对之道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