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电商零售

魅族与索尼合作,Xperia要染上Flyme的颜色了

36氪出海的朋友们 

girl hold in hand empty screen mobile phone, person type message on smartphone in cafe, relax tourist travels plan trip, hipster enjoy journey in cityscape, lifestyle holiday concept, internet online
魅族Flyme与索尼Xperia的战略合作,可能与你想的不太一样。
分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两年前,在国内手机市场的高速增长期结束之时,华米Ov四大国内厂商分割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背后,是中小厂商被不断边缘化的事实。而为了在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机会,“抱团取暖”也成为了“ohters”的选择。10月15日,魅族Flyme宣布与索尼Xperia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聚焦于Flyme在索尼Xperia 1 III及后续机型上的应用程序适配和本地化体验提升。

据魅族方面透露,开放外部合作后,Flyme将通过扎实的软件实力与功能调教,为更多用户带来稳定、丰富、安全的系统体验,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用、更懂你、更智能化的软件生态场景服务。并且索尼方面也已确认,Xperia 1 III在下载安装10月推送的系统更新后,即可体验魅族Flyme与索尼Xperia合作的成果。

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可能有许多朋友看到这则消息后会认为,魅族所谓的“外部合作”与华为的HMS体系是一回事,未来的索尼Xperia手机会用上魅族Flyme。但遗憾的是这并不太可能,因为在此次官方公布的宣传海报下方有一行小字表明,“魅族Flyme携手索尼Xperia提供优质的本地化应用服务”,已经将合作范围限定在了应用商店、邮箱、天气、资讯等服务上。

为什么索尼Xperia不会全方位“拥抱”Flyme,这其实需要从技术和商业两个方面来说。在商业上,索尼Xperia作为Android的OEM厂商,构成这个品牌的是硬件层面上的手机本体和软件层面上的ROM,失去了ROM的控制权就意味着索尼将无法为用户带来完整的索尼手机体验,其自身将有沦为单纯代工厂的危险。

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索尼Xperia目前所采用的是类原生系统,其实与魅族Flyme一样都是在原始Android AOSP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作料”,进而做出来的“一盘菜”。这就导致了两者尽管使用的是都是Android系统,但不同厂商推出的ROM带有的签名是完全不同的,配置的系统驱动同样也不完全一样。

更为重要的是,即便魅族和索尼能够携手克服困难,但手机更换操作系统必须要经过被称之为“刷机”的过程,仅靠热更新根本实现不了。而刷机在目前Android系统日益完善,以及手机厂商的打压之下已经式微,这项有一定门槛的操作并不适合大多数用户,甚至操作不当会使得手机变砖。所以从可实施性上来讲,除非索尼选择放弃现有用户,否则不太可能直接使用Flyme。

至于说,索尼和魅族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这其实要从当下国内手机市场的环境说起。根据调研机构IDC公布的2021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手机销量报告显示,vivo、OPPO、小米、荣耀、苹果五大品牌占据了81.9%的市场份额。换句话来说,魅族、索尼、三星,乃至华为等一大批厂商共同都是其余“18.1%”中的一员。

魅族和索尼在如今的国内手机市场中,已经被归为了“others”的行列,但其与酷派、天语、朵唯等品牌不同,这两大厂商无疑属于“落魄贵族”。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现在也有死忠粉和技术底蕴,但面临的问题就是市场影响力不足、导致基本盘太小。因此双方携手极有可能是各取所需,魅族要从索尼的用户身上进行后向收费,而索尼则需要借助魅族更好地进行本地化。

至于索尼与魅族合作的原因,有观点认为,索尼手机同时其实也是展示索尼自身在影像、屏幕等技术领域的一个窗口,但这一定位既让Xperia产品线得以保留、同时也限制了Xperia机型的上限。其在影像系统、屏幕,以及产品设计上虽然表现不俗,但索尼手机的系统难用,也几乎是公认的一件事。

索尼Xperia机型的类原生系统固然可以让部分极客用户满意,但对于更多习惯了国产ROM高度定制化的消费者来说,类原生系统也就意味着简陋,以及对于国内安卓生态的无能为力。事实上,索尼Xperia在国内市场遇到的同样是海外品牌针对中国市场本地化不到位的问题。当然,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产品的本地化是一项必修课,并且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雇佣当地员工来实现语言本地化、功能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等一系列工作。

然而对于索尼来说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其在中国市场几乎陷入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中。在索尼希望重振中国市场的时候,需要资源进行本地化以及宣传营销,但中国团队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则需要用更好的市场表现来做支撑,进而来说服总部。

所以此次选择魅族来帮助完成本地化,可能也是索尼方面选择的一种破局之道。通过让出一部分的利益,来换取魅族这样一个在国内手机市场沉浮多年的老牌厂商来帮助自己进行本地化,毕竟时间也是成本,如果仅靠自己来做这件工作,真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了。

而魅族诉求其实也并不复杂,在此前谋求通过无广告打造差异化的试水搁浅后,重新向业界主流模式妥协,也就是重拾后向收费已经成为了必然。所谓的后向收费,其实主要就体现在应用商店、负一屏的资讯、本地服务,以及原生自带的天气等应用上,在这些系统级应用上附加广告,或是通过应用商店的分发来抽成。事实上,后向收费模式同样也是与国内品牌手机产品的高性价比捆绑的,因为其需要有足够多的用户规模来作为支撑。

所以在将Flyme的本地化服务进驻索尼Xperia手机后,相对于是索尼将目标用户开放给了魅族,后者通过帮助其提升用户体验作为代价,来获得向这类用户打广告的权利,而索尼也让自家的用户获得了更契合国内安卓生态的体验,可谓是双赢。但至于说双方的这一次合作能否长久,就要看魅族Flyme与索尼Xperia在后续合作真正落地之后的市场反应了。

图|来自原文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