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企业服务

香港科技物流平台「跃点科技」完成650万美元A轮融资,华懋集团、达达创始人等跟投

行业大小事 

挖掘蓝海,并关注中小型商户需求。
分享:

36氪独家获悉,中国香港科技物流平台公司跃点物流科技 Jumppoint Logistics Technologies日前完成650万美元A轮融资,由概念资本领投,Headline Asia、华懋集团、香港政府旗下创科创投基金及达达集团创始人蒯佳祺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充与科技研发,进一步巩固香港物流市场地位并开拓东南亚市场。

跃点科技成立于2020年,是香港电商物流业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在并购瀛风冷链物流后成为香港头部冷链快递物流供应商,每月平均处理超过20万个订单及运营着总面积超过37000平方米的仓库。目前,跃点科技正积极建设跨境货运及电商物流网络,计划将业务拓展至东南亚跨境电商物流领域。

据跃点科技介绍,香港物流市场规模约为46亿美金,其中冷链物流占比约10%。但在此前,规模近5亿美金的香港冷链物流市场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满足,这是香港原有的物流格局与模式使然。

“香港最大的快递公司顺丰,优势在于步行送货网络,可以运送1-3公斤的小件货物,但在冷链和中大型货物运输上有所欠缺;货拉拉等同城货运公司,由货车进行点对点运送,没有中转中心,单次运输成本较高。” 跃点科技创始人何朗曦告诉36氪。两种模式各有所长,但都未能很好地满足冷链物流的需求。

针对这一局面,跃点科技选择的做法是,既使用货车的运力进行冷链及中大型货物的运输,同时运营仓储中心以降低物流成本。这也意味着作为物流平台的跃点科技,需要对仓储、司机、订单等进行综合管理调度。

在仓储环节,跃点科技自主研发了多层次动态物流调度引擎及运力需求预测系统,提高第三方仓库的使用率和货物流转率。例如,当客户存在货物入库或派送需求,跃点科技会根据仓储空间、运力等要素的实际情况和预测值调整报价,推动使客户选择合适的发货及派送时间,加快库内货物周转,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

对于货运司机及物流承运商,跃点科技则为其提供数字化、标准化的营运流程,并通过APP进行统一管理。通过NLP和网络爬虫技术,跃点科技整合了多个公开地图的数据信息,提高地址准确性,并通过自研的动态路线规划算法,结合包裹数量、温度控制需求等变量,统筹规划区域内物流网络。不同于同类物流平台,在跃点科技的APP上,货运司机并不需要抢单,只需按跃点科技规划的路线进行运输,提高单位时间内可派送订单数量,降低整体配送成本。

相应地,电商商户也能够在跃点科技平台系统上进行物流订单的创建、管理和追踪。对于此前自雇佣司机进行物流配送的中小型商户,通过跃点科技进行物流运输,能够解决以往市场淡季运力浪费、用人成本过高的问题。在跃点科技目前服务的客户中,中小型商户占比约80%

基于跃点科技现有的物流运营模式,以运输10公斤的货品为例,其他物流公司收费超过100元的情况下,跃点科技的货运价格约为30-40元。

在计划开拓的东南亚跨境电商物流领域,跃点科技沿用了香港冷链业务的逻辑:挖掘蓝海,并关注中小型商户需求。

一方面,东南亚物流的激烈竞争更多在本土派送中展开,而跃点科技更关注中国到东南亚的跨境物流;另一方面,中国到东南亚的跨境物流仍普遍采用成本较高的空运,对中小型电商卖家并不友好,跃点科技则思考如何降低平均物流成本,让中国普通产品也能卖到东南亚。

跃点科技在冷链业务中得到验证的数字化能力,也可以迁移应用于此。“从中国到东南亚,空运和陆运花费的时间差不多,但陆运成本仅为空运的70%。” 何朗曦告诉36氪。跃点科技计划运用既有的信息抓取与利用、物流路线动态规划等能力,突破空运的局限,提供更多样的物流方案,降低跨境物流成本。目前,跃点科技已与部分中小型承运商达成合作,初步串联东南亚跨境物流网络。

团队方面,跃点科技创始人何朗曦及其合伙人曾是Uber亚洲早期成员,负责Uber司机管理、定价等运营业务,且有一定互联网创业经验。创始团队其他成员来自顺丰、嘉里等大型物流集团,物流管理经验丰富。本轮投资方之一达达集团创始人蒯佳祺作为董事会顾问,为跃点科技团队提供经验及战略规划辅导。

投资人观点:

概念资本董事 Cassidy Wong 表示:“用户的支持及强劲的业务增长证明跃点科技团队持续向用户提供超乎预期的服务及价值;我们相信跃点科技可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及革新整个物流行业。”

本文来自“硬氪”,作者:肖千平、周有辉,原文标题:“达达创始人投了一家亚洲物流公司,创始团队来自Uber、顺丰”,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发布。

图 | Unsplash

2月线上分享会 | 2023年,香港金融科技有何新机遇?

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香港通关的恢复进一步提振了业界信心。站在新年的起点向前看,2023年金融科技企业将迎来什么样的新机遇?传统金融巨头将如何与新兴科创公司相互配合?内地企业该如何借力香港,进入全球市场?

2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InvestHK)联合36氪出海,举办线上闭门分享会,邀请到来自香港保险业联会(HKFI)、金融科技平台裕承科金(ARTA TechFin)和建工地产集团 G5 创新投资的代表,共同聊聊金融科技落地香港的契机。

欢迎感兴趣的企业扫描图片中二维码,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我们将根据话题相关度,对报名申请进行筛选。通过活动审核的用户,我们将有专人联系,同步参会信息。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