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新能源汽车

港股IPO的“中国最强工厂”,为何“梭哈”欧洲小镇?

行业大小事 

去欧洲,宁德时代们的必答题。
分享:

“站在德布勒森(Debrecen)改革宗大教堂的塔楼上向南望去,可以看到中国电池生产巨头宁德时代工厂的坚固灰色建筑,一直延伸到远处……直到去年,向日葵和油菜花还在为这片土地涂上绿色和黄色。”

一年多前的2024年4月,BBC在一篇报道中向人们“生动形象”地渲染了一幅中国新能源电池厂商出海欧洲的图景。在BBC“传统艺能”的“阴间滤镜”之外,我们不难发现,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公司,正在加速向欧洲扩张。

2025年5月12日,宁德时代在港交所公布的招股文件中表示,这次融资中的90%将被用于匈牙利项目的第一期、第二期建设,这个匈牙利项目,正是BBC在一年前的报道中提到的德布勒森(Debrecen)工厂。此前,宁德时代透露过这家工厂的投资额,预计将达到73.4亿欧元。

宁德时代的这笔融资,若按招股文件中公布的价格上限263港元/股计算,预计将高达300亿元人民币左右(40-50亿美元)。是4年前的快手之后,在港股规模最大的一笔IPO,甚至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的上市交易。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蔚来、小米等自主品牌先后在香港市场融资,赛力斯也在港股市场递交了招股书。和宁德时代最大的不同是,这些自主品牌一般把募集来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出海并不是发力重点;而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出海建厂反而是融资用途的重中之重。

从业务上看,宁德时代更接近于富士康,是一个偏向制造业的“大工厂”,而不是苹果这样以研发为主导的科技公司。

但我们要如何看待,“宁王”如此坚决地把巨额资金投向一座中欧古城?这是要在海外再造一个宁德时代吗?

中欧小城,成为新能源出海重镇

在小红书或抖音等社交媒体搜索德布勒森(Debrecen),两类信息最常见,一是留学,二是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

对于德布勒森的投资,宁德时代可谓大手笔。2024年,宁德时代的利润为507亿元人民币。即便是对于“宁王”,投资德布勒森工厂也要消耗一年多的利润。

来自汽车品牌的大笔投资,在这座位于匈牙利东部的小城并不少见。一方面得益于它作为匈牙利第二大城市的良好工业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当地良好的产业政策,吸引了宝马等汽车品牌在此投资建厂。宝马在德布勒森的工厂,专门用于生产新能源车型,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如果把视角从德布勒森移动到整个匈牙利,这个只比重庆市略大一点点的国家,更是聚集了中国出海品牌+欧洲本地品牌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除了宝马,奔驰、奥迪等品牌都在此布局,除了德国之外,匈牙利是欧洲唯一一个“集齐”BBA生产基地的国家;正在新能源转型中的大众和Stellantis集团(标致、雪铁龙等品牌母公司)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都在匈牙利设立了生产基地。

近年来,中国成了匈牙利最大的投资国,两国之间关系相当紧密。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匈牙利,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走向欧洲的“窗口”。

蔚来在匈牙利的换电站工厂(图片来自新华社)

很多出海欧洲的中国新能源品牌,都在匈牙利建立了工厂。比亚迪在匈牙利琼格拉德州首府塞格德市,建立了一座年产能20万辆的工厂,还要把欧洲总部建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蔚来在海外的第一座工厂,同样布局在匈牙利的比奥托尔巴吉,是蔚来加电产品的欧洲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能够让宁德时代如此投入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要拼命靠近客户——不仅包括欧洲本土品牌,更包括出海欧洲、在欧洲本地化生产的中国自主品牌。

去欧洲,宁德时代们的必答题

和宁德时代一样看到欧洲市场前景的,还有很多中国同行。

早在2023年5月,亿纬锂能宣布将在德布勒森建设生产圆柱形动力电池的工厂。这一项目紧邻宝马集团德布勒森工厂,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主要为宝马的新能源车型提供配套;国轩高科将欧洲工厂布局在了斯洛伐克,中创新航的欧洲工厂位于葡萄牙,欣旺达在匈牙利尼赖吉哈佐市建厂、远景动力在西班牙建厂……

面对国内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西行”不是宁德时代一家的选择,到海外去,到欧洲去,到BBA和大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已经是国内头部新能源电池厂商的共识。

这么多中国电池厂商落子欧洲,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欧洲的“落后产能”,赶不上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电池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

欧洲曾经最大、最光鲜的新能源电池公司、“全村的希望”Northvolt(有人译作北伏),创业9年烧光投资者140亿美元,却因为产能问题,丢掉了数百亿美元订单,最终走向破产。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欧美电池的溃败,首先因为他们“设计是错误的”,其次,“他们的工艺流程是错误的”;第三,“他们的设备是错误的。”在整个制造业流程中的每个环节上,欧洲本土电池厂商都踩上了大坑,只得把市场拱手让人。

新能源电池是高科技行业,但也是制造业。本质上讲,和做鞋子、衬衣的工厂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都强调把人作为一种资源,进行标准化地管理。

曾毓群没有提到的一点同样关键,那就是人的因素。同样是新能源行业,当欧洲工人在乡间、海滨度假时,东亚同行在流水线上昼夜不停;当欧洲工人会因为某些设备、材料不到位而停工时,宁德时代的工程师们正在“896”“奋斗一百天”——宁德时代从不搞996,早上八点就要上班了。

把这些竞争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来自中国的中高级管理层,以及在国内卷出来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打包带到欧洲,也就有了打开更大市场空间的希望。

欧洲工厂建好,宁德时代就能进入保险箱吗?

我有产能,你有需求,看起来完美匹配的生意,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此前,中国新能源电池企业出海欧洲,没有上演“吊打”爽文,反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2024年底,国内排名靠前的新能源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宣布停止在德国建设电池工厂。

蜂巢能源绝非出海新手,在泰国,蜂巢能源的工厂建设相当顺利,仅用时5个月就建成投产。因此,这不仅是简单的“水土不服”,更有“大欧自有洲情在此”的复杂因素,将对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构成挑战。

一方面,欧洲不会轻易放弃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在“客场”生产的宁德时代们,始终会面临当地微妙的态度。

在Northvolt面临危机之时,瑞典副首相兼能源与工商大臣埃芭·布施大力呼吁,希望为Northvolt等本土品牌提供帮助。她还强调,“如果欧盟委员会继续只支持电池行业的新入局者,那么欧洲本土的清洁产业协议将由中国掌控。”

另一方面,远赴欧洲之后,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很多领域实际上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说过,“在欧洲建工厂成本会比国内高出好几倍,比如人力成本就是很大的一个挑战,要算算口袋里的钱有多少,腰杆子有多硬。而且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怎么和当地文化融合也是大问题。”

同样来自东亚新能源电池企业,比如韩国的LG、三星,在欧洲也不肯轻易让中国企业啃下市场份额。在波兰,LG拥有号称“欧洲最大电池厂”的生产基地;在匈牙利、捷克等地,三星都有新能源电池的布局。一样都是来自东亚,一样对于欧洲野心勃勃。

和其他中国同行一样,拿着从港股募集来的大笔真金白银进入欧洲的宁德时代,并没有进入保险箱,而是要面对更复杂的竞争形势。

但目前看,市场对于宁德时代仍然给出了正面积极的态度。这一点从宁德时代港股相对A股的折价就能看出来,仅在6%-7%之间——一般情况下,折价在20%左右。折价越少,说明投资者对这家公司越有信心。

如今,港股市场对科技公司普遍持乐观心态。走向海外的宁德时代能否让当下的投资者笑到最后,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在欧洲复刻一个自己。

参考资料

1、《欧中关系:匈牙利为何欢迎中国大举投资》BBC中文网

2、《匈牙利:中国制造出海桥头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四分仪Quadrant

3、《电池圈里,没有共同富裕》远川汽车评论

4、《速览!中国车企海外新能源工厂布局(长图)》中国汽车报

5、《观察|“双雄”格局下电池制造商如何生存:加码不同技术、抢滩新赛道》澎湃新闻

6、《9年烧光1000亿,又有独角兽要破产了》融中财经

7、《蜂巢能源计划在德国建造的两大工厂,为何突然叫停?》超电实验室

8、《欧洲电动化遭遇“至暗时刻”》电池中国

头图 | Pixabay

本文来自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园长,编辑:陈梅希,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近期活动

活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迪拜自贸区?落地迪拜避坑指南

为帮助企业梳理市场信息、厘清决策逻辑、提升落地效率,36氪出海将于5月22日举办线上活动。我们邀请深扎中东市场的嘉宾代表,聚焦最值得中国企业关注的迪拜自贸区,剖析各自的特点,介绍配套的服务,为中国企业提供落地迪拜的专业建议。如果您关注中东市场,愿意深入了解迪拜各个自贸区的优势特点和服务能力,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击“此处”,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活动报名将于2025年5月21日23:59截止。

活动|“深入解析印尼500亿美元医疗市场机遇”线上分享会火热报名中

为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把握印尼市场机遇,36氪出海将携手印尼市场拓展与创新服务平台 Lestari 推出系列主题活动。首场活动于6月4日下午2:00在线上举办,将聚焦印尼500亿美元医疗市场,邀请印尼政府代表解读医疗行业增长潜力及政策激励措施,为出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洞察。本次活动特别开放 Zoom Webinar 参会席位(名额有限),参会者能够与演讲嘉宾进行互动及问答交流。如果您希望参与,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填写表单报名。活动报名将于6月1日23:59截止。

近期发布

KrASIA 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填写表单,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