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智能硬件

加钱也排不到货,储能电芯“爆单潮”下,老将赚钱,黑马抢份额

行业大小事 

产能、技术、成本、全球化布局、生态构建——这场围绕“芯”展开的军备竞赛与战略博弈,远未到终局。
分享:

谁都没想到,去年还在过剩的储能电芯,在今年上半年电芯出货量同比激增106%,冲破258GWh后,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疯狂的需求。

简而言之:储能电芯市场爆单了。

这种超预期的出货增速下,市场上各方心态复杂:

供应链为抢电芯火烧眉毛:四处打电话,到处都没货。

电芯工厂无奈:产能一季度就被包满了,现在有钱也没法给客户加单。

贸易商暗喜:你看看,我这八个仓库都塞满了,等的就是这一天。

代工厂更表示:为什么储能电芯买不到,让pack厂、集成商怎么活?

拉动储能市场翻倍狂飙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136号文点燃国内“531抢装”导火索。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55.2GWh,同比增长76.6%。

其二则是巨量海外订单席卷海外50多国。光上半年,拿到的订单就超过 188GWh,增长超过100%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去年市场行情不好,连宁德的产能利用率都只有75%,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更是一度跌破60%。

(图片来源:信达证券)

这造成什么直接后果呢? 大部分厂商不敢继续投产能了,行业资本开支也下来了,结果需求潮一来,都没有货和产能了。

(图片来源:信达证券)

这种火热的氛围下,锂电厂的老将与新秀都表现如何?

三个字:都赢麻了,但赢的程度不同,简而言之,有的赢了钱,有的转了运。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格局,就是:老将依然稳坐前列,但三匹黑马拿下了更多新增蛋糕。

01 老将赚钱,但不赚市占率

7月30日,宁德时代半年报炸响:储能收入284亿元,25.52%毛利率“碾压”动力电池。

随着储能的爆单,宁德的产能利用率飙至89.86%——比去年暴涨13个百分点,创下一线厂商最高纪录,上次宁德的产能利用率逼近90%还是进入特斯拉的2021年。

宁德时代储能业务数据概览(图片来自宁德时代半年报)

让身后所有人艳羡的,还有“宁王”一骑绝尘的订单量,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至今,宁德时代已斩获的公开储能电芯订单就达47.6GWh。粗略估算,上半年其储能电池出货量约为55GWh(一季度25GWh + 二季度30GWh)。

取得这个成绩,不光是宁德凭借高一致性的电池出货量,还凭借全球首款9MWh TENER Stack超大容量储能系统、6.25MWh天恒储能系统,简而言之,宁德上半年不光卖电池,还靠储能系统的自产自销。

宁德时代上半年储能系统订单(部分)(图片来自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无懈可击的六边形龙头,继续稳坐头把交椅。

亿纬锂能长期以来一直稳坐储能的第二把交椅,上半年却略有滑落:截至本文发出时,其尚未公布半年度报告。

参考其一季报:Q1营收约128亿元,同比增长37.3%;储能出货暴涨80%至12.7GWh。

毕竟是已快走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老玩家,一切似乎都很稳,但若是切换到产能扩张的视角,却是相当“激进”的另一番光景:

1月,亿纬锂能启动荆门总投资108亿元的超级储能工厂二期基桩工程,项目规划年产能60GWh;

3月,亿纬锂能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50亿元,用于实施“23GWh储能动力电池项目”和“21GWh大圆柱动力电池项目”;

6月,亿纬锂能向港交所提交H股上市申请。副总裁兼董秘江敏在回应记者时明确“要完成海外工厂的建设,有较大的资金需求”“希望通过此卡口先占据位置,为公司未来的产能扩建做好准备”。

宁德、亿纬作为储能行业的老将+龙头,在财务收入上无疑是大赚特赚,但他们的市占率却没有乘胜追击,因为几家黑马正在拿走更多。

02 海辰储能:海外收入3年跳涨10万倍

第一匹黑马,是海辰储能。凭借上半年的强劲表现,在多个出货量榜单中首超亿纬锂能,跃升至全球第二。

作为“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GWh级别以上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近两年来,“首发”已成了海辰储能的高专注度的“招牌动作”。

海辰储能以高专注度著称 (图片来自海辰储能招股说明书)

目前,其麾下的587Ah储能电池、1175Ah长时储能电池、N162Ah钠离子储能电池、6.25MWh 2h/4h储能系统等突破性产品预计将于下半年密集量产并陆续进行全球交付。

据产业家的了解,海辰主力的厦门与重庆基地,产能均已满载。

这里藏着海辰储能强势崛起的另一个秘密:高毛利的海外市场板块快速拓展,带动了海辰储能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打开海辰的招股书,现实比网文更加爽:去年海外收入从三年前的3.3万元“超新星爆发”至37亿——相当于暴涨10万倍。

海辰储能海外市场的毛利率亦大幅领先内地市场 (图片来自海辰储能招股说明书)

海辰能够取得这个成绩,美国市场功不可没。

为了解决美国本土配套不足的问题吗,海辰采取“集中爆破”的策略,将自身定位从电芯供应商切换至产品、技术、物流乃至财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快速先打下战略高地。

2024年,海辰储能年度前五大客户中两家为美国公司(Top1和Top4),合计贡献营收29.7亿元,收入占比约23%。

海辰储能德州工厂 (图片来自海辰储能官微)

今年5月,海辰储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储能系统制造工厂正式投产,据报道,这也是第一家在美国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公司。对其全球化经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各项能力均将形成显著提升。

海辰储能这次吃下的红利,与其敢于逆势加注和迭代新品。

目前,海辰储能已在厦门(产能高达45GWh的总部基地,锂电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的核心)、重庆(依托中欧班列,面向欧洲市场实现产品配套)分别建立生产基地,

并正在山东菏泽建立第三个生产基地(产品线第五次迭代,打造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和系统一体化智造基地)。

03 中创新航:拿下头部

第二匹黑马,则是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半年预盈最高7.93亿,较去年同期的4.17亿元大幅增长70%至90%。7月捷报传来,中创新航立刻成为聚光灯下的新焦点。

中创新航发布盈利预喜(图片来自中创新航公告)

从出货规模看,根据InfoLink数据,中创新航储能电芯出货量从2023年全球第十位,跃居2024年第五位。今年Q1,中创新航延续高增长态势,动储电池出货量预计达20GWh,同比增幅近150%。

市场份额三连跳,或许得益于从头部企业“虎口夺食”。

从去年开始,多家媒体陆续报道了阳光电源与中创新航达成深度合作:阳光电源供货的PowerTitan2.0,搭载314电芯,由中创新航供货。

阳光电源作为目前“储能一哥”,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的这一记妙招,堪比当年在动力领域切入广汽,自此以后坐上了国内动力电池第三把交椅。

04 楚能:闷声发大财

第三匹黑马,是成立不久,但在上半年闷声发大财的楚能。

这家成立仅4年的新势力,今年竟已在央企招标中狂揽超35GWh订单!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一季度,楚能新能源已先后入围中国电建、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中车四方所、中储科技等大型项目。

更让同行冒冷汗的是:七个月内,其正急速打通铜箔、电解液、正极材料等关键环节的全链路,构建出从矿料到交付的完整生态圈。

进入2025年后,楚能新能源开始密集、深度地推进产业链生态建设(图片来自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与多数企业单纯锁定上游材料不同,楚能新能源在2025年这一系列签约动作,呈现出更系统、更结构化的布局意图。主动构建起一个围绕交付能力打造的供应体系。

与之相配套的是,楚能新能源已建设完成湖北武汉、孝感和宜昌三大研发生产基地,总规划产能超350GWh,目前已实现超110GWh有效产能(据EESA储能领跑者联盟,这一有效产能在全球储能电池企业中位列第二)。

其中,孝感基地于近期正式实现楚能472Ah专用电池量产下线,是楚能乃至整个储能行业首批量产的472Ah电池。

得益于强大的供应+生产组合,楚能新能源能够确保按时交付,并为项目业主提供“新鲜”的电芯,避免因供应链瓶颈而影响项目进度。

而看到这里或许才能总结:储能行业偏爱敢于下注的玩家。

05 结语

这一场储能的订单潮下,呈现多元图景:宁德赢在规模和利润的绝对统治力;海辰赢在海外高端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与专注红利;中创赢在关键客户突破;楚能赢在大胆的产能布局。 老将们收割着当下的丰厚利润,而黑马们则在加速奔跑,争夺着未来的版图与话语权。

“一芯难求”的2025上半年,是储能市场狂飙突进的缩影,更是行业格局加速分化的前奏。产能、技术、成本、全球化布局、生态构建——这场围绕“芯”展开的军备竞赛与战略博弈,远未到终局。

头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新能源产业家,作者:杰睿,35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近期活动

活动 | 迪拜出海实战分享:落地典型路径与关键决策解析

为帮助企业打通迪拜落地路径,36氪出海将联合迪拜 IFZA 自贸区,于8月13日举办线上活动。IFZA 自贸区的中国代表将与36氪出海的中东特别顾问共同带来分享,结合近期真实案例,围绕企业在决策阶段的常见难点、自贸区在落地过程中的支持机制,以及落地后各类运营事项的实操路径,为中国企业提供清晰的判断依据与行动建议。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活动报名将于2025年8月12日23:59截止。

近期发布

KrASIA 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