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引用外媒信源,拜登政府拟出台新规,限制中国企业使用美国云计算服务。新规如获通过,亚马逊、微软等美国云计算服务商,在向中国客户提供使用先进 AI 芯片的服务前,需先获得美国政府许可。
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为全球头部云厂商,其中微软是 OpenAI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独家云服务商,在今年3月初首次面向中国市场介绍 Azure OpenAI 相关服务。
外媒报道称,此举意在避免中国 AI 公司在不购买管控设备例如英伟达A100芯片等的情况下,通过云服务获得计算能力,从而绕过美国出口限制。报道还称,美国官员和立法者同样也在考虑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云服务商例如阿里和腾讯等在美运营。
具体哪些类型的中国 AI 公司、哪些类型的云服务将受到限制?报道并未明确该项规定的更多细则,称美国商务部将在未来数周内公布新规。
GPU 芯片是大模型热潮的入局门槛和竞争关键,人工智能公司旷视科技 CEO 印奇此前接受《财新》采访时曾表示,要做成 GPT 大模型至少要1万张英伟达 A100 GPU芯片,而中国目前可用作大模型训练的A100芯片总共只有4万张。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推出《出口管制条例》禁止向中国芯片制造商出口先进芯片和生产先进芯片的设备,为此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符合条例、性能较弱的 A800和 H800型芯片。大厂“激情下单”,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字节今年向英伟达订购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 GPU,另一家大公司的订单也至少超过 10 亿元人民币。
对于没有能力大手笔购入 GPU 的企业来说,借助有 GPU 算力的云平台是更可行的选择。今年3月,英伟达宣布推出云服务 DGX Cloud,与微软云 Azure、谷歌云、甲骨文云等平台合作,提供租金36999万美元的算力月租服务。黄仁勋在媒体采访中也表示,会与中国服务商合作提供云服务:“在中国,我们有特别定制的 Ampere 和 Hopper 芯片。但是这些会通过中国云提供商,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些来提供落地的能力,我完全相信他们有能力去提供顶级的系统服务,对于中国初创公司一定会有机会来开发自己的大语言模型。”
不过据环球网近期援引外媒报道,美国商务部可能最快在下月初采取行动,禁止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在事先未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国和其他相关国家客户出口芯片,其中也可能包括 A800芯片。如两项新规均属实,大模型热潮恐面临更大的算力挑战。
除了大模型公司,其他使用美国云厂商服务的企业是否也会受到波及还未可知,毕竟当下完全不涉足AI业务的企业是少数。据市场分析机构 IDC 中国数据,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市场份额排名中,亚马逊云位列第五,市场份额为为7.9%。在中国企业出海(计收在中国的用量)使用海外公有云 IaaS 资源的统计中,亚马逊云占比近八成。不过这对于中国云厂商,或许同样是一波可能的替代机会。
文|施忆@36氪出海
编|Jason@36氪出海
图|Unsplash
7月「跨境·资本」私享会 | 2023年过半,跨境行业现状与预期
对众多中国出海企业来说,2023年无疑是寄托无数希望的重启之年。转眼间,2023年即将过半,是时候回顾一番上半年的全球市场了:各个行业发展得怎么样?出海企业应该学习哪些经验、吸取什么教训?同时,在2023下半年,我们该怎样面对新的市场和行业,跨境这件事又对企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7月27日,36氪出海联合 TikTok for Business,在上海举办「跨境·资本」私享会,邀请出海投资人与我们一同复盘2023上半年。欢迎扫码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2000位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出海人加入。在出海社群里,我们面向群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申请入群,一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