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近日充电桩解决方案提供商「驿普乐氏」(以下简称「EN+科技」)完成超千万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伊顿(Eaton),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提升生产制造能力以及全球化布局拓展。
「EN+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充电桩设备、技术及运营平台的发展,目前已实现交流桩、直流桩、充电模块以及运营平台系统的全产品矩阵覆盖,相关产品满足国标、欧标认证要求,美标、日标等产品也在开发认证中。进入海外市场6年来,公司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欧洲市场的业务份额已达到48%。
在成立初期,公司CEO靳涛和创始团队关注到当时的充电桩市场上的交流桩,设计复杂、体积较大、成本偏高,即笨重又不便捷,仍停留在传统工业品的设计角度,而充电桩的终端用户是消费者,其发挥的是电能转换的作用,因此这类目的产品应该朝着家用电器、3C电子的方向改进。
于是「EN+科技」研发生产的第一代充电桩率先以电子电路的路线进行产品设计,采用高集成化的思路省掉了很多非必要工业电子元器件,不仅实现了在外观上实现精巧轻便,内部成本也降至当时市场均价的一半以下。
在此基础上,「EN+科技」继续探索交流桩的各个下沉应用场景,除了可随车携带的便携充电盒,还研发出多款通过刷卡、扫码、蓝牙锁等多种鉴权方式的家用交流充电桩产品。针对集中式运营充电场站及地产配套领域,EN+推出系列化运营交流桩,通过产品配置的灵活组合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EN+还将线下广告投放与充电业务相结合,推出广泛应用于购物中心、旅游景区、服务区等高人流场景的广告桩产品。
直流桩方面,「EN+科技」的产品覆盖从20kW~360kW乃至480kW的超级充电桩,充电桩形态也从壁挂式、移动式、集成式、一体式到分体式均有供应,以满足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充电需求。
此外,「EN+科技」还坚持自研充电模块,希望来改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体验,应用电力电子前沿技术(VIENNA+LLC),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有效实现高充电效率,最高效率可达96.5%,满载平均率为95%,适用于各类新能源电动车的充/换电场所。
针对当前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四大问题:投资回报率低、电力容量有限、桩位协调复杂、运营成本高,「EN+科技」自主研发的充电运营管理系统采用云平台集中部署,有效连接充电运营商和车主,具有设备监控、运维管理、远程升级、资金结算等日常管理功能,同时兼备数据汇总、指标核算和经营优化等经营管理功能。
目前对于充电桩空置率较高这一痛点,「EN+科技」通过搭配智能化地锁和摄像头形成整体解决方案,避免出现油车停入充电位占位,有效提高充电车位的使用效率,缩短场站运营方的投资回报周期。
目前,「EN+科技」针对私家车、出租车等多种车型和多个充电场景,通过配置不同型号的充电桩都已形成专门的解决方案。截至去年年底,「EN+科技」在国内共完成576个集中式充电站安装,2694个分散式充电站安装;国外共完成106个集中式充电站安装, 2718个分散式充电站。
团队方面,CEO靳涛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曾拥有伊顿七年供应链管理实战经验,深耕市场和销售服务13年;戴国峰曾是兆伏爱索创始人,曾任SMA中国区技术总监,拥有在组串式逆变器领域的近20项专利。公司的创始团队成员均出自电气、光伏领域的国际头部企业。
投资观点
伊顿电气亚太区总裁刘辉表示:“本次战略投资与伊顿在能源转型领域的长期战略高度契合,双方战略关系将带来的业务增长机会令人振奋。”
本文来自36氪,作者:周倩,编辑:彭孝秋,原文标题“「EN+科技」获超千万美元C轮融资,进一步拓展充电桩与运营平台全球化布局”,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发布。
图| Unsplash
11月线下闭门会预告|海外流量策略实战论
海外流量的背后,不仅仅是销量数字,而且是全新的用户习惯与地区文化。谁拿到了海外流量的密钥,谁就有机会在海外市场扎根,建立成熟的业务与品牌。海外流量从何而来,有何特点,又该如何利用?我们将与诸位观众一起探讨,从实战角度剖析海外流量策略。
本次活动优先面向对海外流量感兴趣的跨境品牌开放招募,欢迎报名参与。(活动同时面向 LET’S CHUHAI CLUB 会员额外开放10个席位)我们将根据话题相关度,对报名申请进行筛选。通过活动审核的用户,将会有专人联系,同步参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