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热点

关税降至20%,越南和美国达成协议,出海越南怎么看?

行业大小事 

机会窗口还在,但出海观念,真该换一换了。
分享:

终于来了!

越南在对等关税暂缓期只剩7天的时候,按下了暂停键。

作为受对等关税影响最大的东南亚国家,越南在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和美国达成了协议。

原本46%的对等关税,将被下调到20%。

越南终于迎来了喘息的空间,但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从46%到20%

今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经和苏林通话,达成了一个“划时代”的贸易协议。

这也是第一个和美国签订协议的发展中国家。

按照特朗普本人的说法,这项协议规定有3个重点:

1、所有越南对美出口商品将征收20%关税;

2、经过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将被征收高达40%的关税;

3、美国销往越南的所有商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越南市场将“全面开放”。

听上去像是一个“双赢”的协议,但很难说越南占到了什么便宜。

让我们回到4月初。

特朗普当时高调宣布,将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并点名越南将被征收高达46%的关税。

2024年越南从美国赚走了123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按照46%的对等税率,那就是566亿美元的税金。

面对这个“天价账单”,越南立刻反应,迅速成立了高级谈判团,三轮飞往美国展开磋商,谈判背后伴随着大力度的“示好”。

谈判期间,越南主动下调了多项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包括汽车、大豆粕、饲料用玉米、樱桃、葡萄干、木材和乙醇;

越南航空公司宣布将从波音采购50架飞机,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

4月当月,越南从美国进口商品金额飙升至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2%。

最终特朗普“同意”将越南商品的关税税率从46%下调到20%,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让步,美国对越南的关税还是从之前10%提高了一倍。

这就是特朗普版的“交易艺术”。

虽然目前这份“协议”的具体文本还未公开,美越两国政府也没有就联合声明发布正式版本。

但可以肯定的是:越南想保住自己的出口市场,不得不拿出真金白银来“补差价”,而且这场谈判节奏完全掌握在美国手里。

不管越南进口了多少美国商品、签下了多少订单,对特朗普而言,只要逆差还在,公平就还没来。

以特朗普的个性,恐怕不会就此收手,以后会发生什么还尚未可知。

如何定义转运

虽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与越南达成“历史性协议”,但他还是留了“后手”。

虽然对对等关税降到了20%,但是,对于“转运商品”还是要征收40%的关税。

那到底是什么是“转运商品”?

特朗普不明说,这就代表着最终解释权仍在他手里。

这个定义很关键。

转运商品是按照原产地证签发国来判定,还是按越南本地增值比例来衡量?

这不是细节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出海中企利益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360家中国上市公司在越南建立了生产基地。

没有中国,越南就没有原材料,没有美国,越南就没有销路。

美国和越南明面上不会直接聊中国的事,但是大家都知道问题真正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

越南不仅是“中国制造”出海的第一站,也是目前中资制造业布局最密集的目的地。

像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华利集团等,早已在越南建起了完整产线。

“转运”的定义有待澄清,不过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今天像歌尔股份、立讯精密这样的企业,股价都有明显上涨。

这表明资本市场对最终落地的税率和执行细节,持相对乐观态度。

“转运”的定义不是越南和美国的事,归根到底还是看中美怎么谈。

如果中美之间维持一定程度的缓和,美国在“转运界定”上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击面就会相对温和。

如果中美之间再度紧张,美国完全可以借“越南转运”之名,精准打击中企,形成间接加税。

但是,5月12日中美刚刚发布联合声明,美国将中国面临的“对等关税”暂时下调至10%,这被不少分析人士解读为“阶段性缓和”,也为中资在越南的这口气留下了一点喘息空间。

在中美竞合的大背景下,这场关于原产地、关税豁免和价值增值率的细节拉锯,很可能才刚刚开始。

出海越南的机会在哪?

现在这种情况下,出海越南还有没有机会?

只能说:机会窗口还在,但出海观念,真的该换一换了。

过去一提出海,很多人想到的是“成本红利”。

越南人工便宜、离中国近、还能避开欧美的关税壁垒,一时间成了“代工天堂”。但现在你再看,现实已经变了。

山海图在东南亚深耕8年,见过太多“搬来搬去”的工厂。

但我们也发现了一条铁律:

只有真正能扎下根的企业,能给当地纳税、能解决就业、能带来技术升级的企业,才能活得好。

比如越南扎根了26年的TCL,最开始也是亏损,但慢慢扛过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在越南已经成为TCL的核心生产基地,创造了大量就业,为越南出口做出了贡献,这就是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样本。

过去很多人出海,是奔着“压缩成本”去的,但越南早就不便宜了,人工、土地、水电都在涨价。

而且越南政府自己也在逼着产业升级。

2017年,那时候在胡志明的宝元工厂人山人海,中午换班,一个厂门口出来五六千台摩托车,吃饭都要错峰。

但是,现在这家工厂据说不到3万人了,产业发展的阶段已经变了。

越南做代工很久了,已经把“组装”这门生意做到了极致,他们的目标早就不是招几万人来拧螺丝了。

现在,越南想要的是镜头、内存这种更高附加值的部件制造工厂,希望把上游供应链留下来,推动更深层次的本地化。

而中国企业要想继续占据主动权,也要从思维上完成一次“越南重启”。

出海不是把中国流水线搬过去就能躺赢,要考虑怎么参与越南本地产业链,服务本地市场,带动就业,融入生态。

这有这样,才能真正破解美国关税大棒的打击,否则,总是被人卡脖子,躲得过初一,恐怕也躲不过十五。

写在最后

越南和美国达成协议,绝对是好事,但是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中企出海越南的机会还在,但需要去做本地化。

越南是中企出海最好的练兵场。离得近,文化接近,有制造基础,有人口红利,政府也支持。

但如果你连越南都啃不动,别的地方就更别想了。

出海是一场真正的“再创业”。

你怎么融入、怎么深耕、怎么共赢,决定了你能不能活到下一个周期。

头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山海图出海,作者:赵梓运,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近期活动

白皮书下载|中转卡塔尔:中企参与沙特大型项目的物流新选择

2024年,沙特港口总计处理货物3.2078亿吨,同比大幅增长14.45%。但依赖单一运输路径的供应链风险不容忽视。卡塔尔物流企业海湾仓储公司(GWC)近期发布白皮书,提出创新物流解决方案 Flow Port。凭借卡塔尔独特的地缘优势,Flow Port 为中国制造商开辟了进入沙特市场的快速通道。通过减少海关和港口延误、简化跟踪和交付物流、提供可预测的库存进展,Flow Port 构建起连接亚洲制造业与沙特重点开发区域的物流走廊。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深入了解 GWC Flow Port 解决方案及海湾物流市场。

活动|直击印尼医疗蓝海:3天深度参访,与卫生部、药监局面对面

为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把握印尼医疗市场机遇,有效应对潜在挑战,印尼市场拓展与创新服务平台 Lestari 推出为期3天的实地参访项目 Indonesia Discovery Program 2025: Healthcare。本次项目于7月29日-31日在印尼雅加达举办,将聚焦印尼医疗行业,通过实地参访、一对一交流、定制化圆桌等形式,帮助企业梳理印尼医疗市场细分赛道机遇、对接关键政府部门及合作伙伴,快速制定本地化市场落地策略。如果您对本次活动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此处”,填写表单报名。

近期发布

KrASIA 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