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能源环保

伯恩斯坦: 韩国电池厂能吃足美国储能市场的红利吗? | 产业家报告

行业大小事 

可能还得看中国
分享:

2025年11月,Bernstein(伯恩斯坦)发布报告《全球能源储存:韩国电池制造商因美国ESS需求而反弹,是否合理?》。

报告指出韩国电池制造商(如LGES、三星SDI)近期股价受美国ESS(储能系统)需求增长中国电池出口管制推动反弹。

报告从电力需求、电池部署、产能规划及风险等多维度展开分析。

电力需求:美国电力需求因数据中心、EV充电及制造业回流而加速增长,过去两年同比增长约3%,电力已成为AI发展的潜在瓶颈。

电池部署:为提升火电厂利用率以解决电力瓶颈,美国每年需要部署300-400GWh的电池储能,这将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

产能规划:韩国电池制造商正积极将产能转向ESS(储能系统),其中三星SDI最为激进,计划到2026年使其超过50%的产能专门用于ESS(储能系统)应用。

风险:韩国厂商面临核心风险,包括占其销量70%的EV(电动汽车)需求可能持续疲软,以及其LFP(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建设进度受限,难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01 定量:美国需要多少储能

1. 反弹的驱动因素与市场背景

韩国电池制造商(如LGES、三星SDI)近期出现显著股价反弹。

报告指出,核心驱动因素是与AI电源链相关的美国ESS(储能系统)需求增长,以及对中国电池出口管制的预期。

美国电力需求在过去两年增长了约3%,主要来自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和制造业回流,电力已成为AI发展的潜在瓶颈。

2. 电池储能:解决电力瓶颈的方案

为应对电力短缺,报告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通过部署电池储能,将主要用于高峰时段供电的热电厂(指燃煤或天然气电厂)转化为能持续供电的基荷电厂。

目前美国热电厂平均容量系数(衡量发电设施实际出力与最大潜在出力的比率)仅为37%,存在大量闲置产能。

研究表明,若通过电池储能将容量系数提升至75%,美国电网的有效供电能力将从507GW增至788GW(增幅55%),年发电量可从4439TWh增至6899TWh,足以满足未来18年的电力增长需求。

实现此目标需部署6-7TWh的电池储能,相当于每年300-400GW的电池部署规模,这一巨大潜在需求构成了市场对电池制造商预期转向乐观的基础。

美国电力负荷存在明显的日内波动,电池可“削峰填谷”提升电厂利用率
美国燃煤电厂历史容量系数曾达75%,证明提升效率具备可行性

02 美国储能市场现状与展望

1. 当前市场增长态势与产能扩张

美国储能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7月,美国储能系统安装量达到23.7GWh,同比大幅增长57%,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美国月度ESS安装量趋势

2. 需求预测与潜在的供需风险

报告对未来需求提供了两种预测情景。

保守情景下(假设电动汽车年增长率10%,ESS年增长率30%),美国电池总需求将从2025年的192GWh增长至2030年的416GWh,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

其中,ESS(储能)需求占比将从27%显著提升至46%

积极情景下(假设电动汽车年增长率25%,ESS年增长率40%),2030年总需求可达到704GWh,CAGR为30%。

然而,报告也警示了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在保守情景下,市场在未来数年内可能持续面临供应过剩的局面,需要通过延迟或削减产能扩张计划来维持市场平衡。

美国电池产能与需求预测对比

美国本土的电池制造产能正在快速扩张。预计总产能将从2025年的338GWh跃升至2026年的601GWh,增幅高达78%

主要的韩国厂商,如LGES和SK On,其产能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翻番。

03 韩国电池制造商的战略转向与风险

1. 战略转向与产能布局

为抓住美国ESS(储能0市场机遇,韩国主要电池制造商正积极调整产能结构,将业务重心向储能系统倾斜。

LG能源(LGES)目标是到2026年将其ESS电池产能提升30GWh以上。截至2025年末,该公司已从电力开发商、AI数据中心运营商和公用事业公司获得50GWh的ESS订单。

三星SDI(SDI)正在进行更为激进的转型。该公司计划到2026年底将ESS总产能提升至约30 GWh,这意味着其超过50% 的电池制造能力将专门用于ESS应用。

SK On则计划在2026年落地磷酸铁锂ESS市场,并已与材料公司L&F签署了正极材料供应协议,以支持其美国乔治亚州工厂的生产。

韩国电池制造商已签署的美国ESS电池供应协议。

2. 潜在风险与挑战

尽管前景乐观,但韩国电池制造商面临多重挑战:

电动汽车需求疲软是主要风险。目前,EV电池仍占韩国厂商总销量的约70%,若该市场需求持续不振,将对其整体盈利能力造成压力。

LFP(磷酸铁锂)产能限制构成另一大挑战。

与美国ESS市场主流技术路线匹配的LFP(磷酸铁锂)电池,其产能建设进度相对滞后,限制了韩国厂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此外,电网相关限制和更高的排放问题,可能使仅依靠增加电池来解决美国电力需求的方案变得不切实际。

美国电池制造商ESS产能规划。

04 特斯拉的角色与供应链演变

1. 特斯拉的ESS储能业务增长与产能布局

特斯拉已成为美国ESS市场增长的主要受益者。2025年,其ESS电池部署量达到32.5GWh,同比增长60%,总部署运行率接近45GWh

在生产能力方面,特斯拉目前运营着两个超级工厂:加利福尼亚莱思罗普工厂上海工厂,各自具备40GWh的年产能,专门生产Megapack等储能产品。

此外,公司正计划于2026年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附近建立第三家超级工厂,以降低政策和关税风险。

为强化供应链自主性,特斯拉于2025年7月在内华达州推出了专用的LFP(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初始产能约10GWh,所生产的电池将用于Powerwall和Megapack等储能产品。

特斯拉ESS电池部署增长图

2. 供应链结构的变化趋势

目前,特斯拉主要依赖三家电池供应商:CATL(宁德时代)、LGES和松下。CATL占据储能电池主导地位——2024年,其在除中国以外市场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达54GWh,远超LGES的5GWh和松下的不足3GWh

然而,这一供应链格局正面临转变。受美国对华高额关税影响,以及特斯拉自身与LGES等供应商在美国本土制造能力的提升,预计未来的电池供应将越来越多地转向非中国来源

2024年非中国市场ESS电池出货量排名
特斯拉全球超级工厂与电池产能规划

05 投资建议与估值比较

1. 估值比较与市场评级

基于对全球储能公司的估值比较,报告指出韩国电池制造商的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LG能源(LGES)基于2027年预期收益的市盈率(P/E,即股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高达47倍

三星SDI(SDI)的2027年预期市盈率为18倍。报告认为,在当前股价下,投资者似乎已为这两家公司的美国ESS“牛市情景”过早定价。

相比之下,行业领导者宁德时代(CATL)的2027年预期市盈率为17倍,估值更具吸引力。

因此,报告将CATL的股票评级定为“跑赢大盘”(Outperform)

全球储能公司估值比较表

2. 核心结论与投资逻辑

报告的综合结论是,尽管美国储能需求为韩国电池制造商带来了情绪提振和短期反弹,但其近期盈利仍面临下行风险

这主要源于两个因素:

首先,占其收入约70%的电动汽车电池需求可能持续疲软;

其次,其LFP(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建设进度限制了快速抢占市场的能力。

因此,在当前估值水平下,对韩国电池股保持谨慎。投资建议倾向于选择产能充足、估值合理的行业领导者,即评级为“跑赢大盘”的CATL(宁德时代)。

美国ESS电池产能与需求对比

图:unsplas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能源产业家”,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英文服务

服务KrASIA 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