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电商零售

36氪出海·行业|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制造新韧性

行业大小事 

“链主”驱动、体系化赋能的新生态,助力中国创出了世界时尚
分享:

国庆前,我到美国、墨西哥和牙买加等地调研。2000年,我在洛杉矶的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做过一年访问学者,后来出了一本书,叫《美国秀》。

时隔25年,再回北岭,脑子里跳出来的概念则是“中国秀”。

白天,我们去 Costco,进门不远,赫然摆着两台100多英寸的大彩电,一台是海信,一台是 TCL,再往里走才是 LG。

晚上,我们到 valley 大道的世纪城(Westfield Century City)吃海底捞,虽然不是周末,五六十张台也基本坐满,花式甩面表演最受欢迎。我们还点了霸王茶姬,是今年4月开业的。我们也去了泡泡玛特,不少 IP 都卖断了货。

在牙买加,我们看到5000牙买加元的纸币上印着一条高速公路的形象,是中交集团旗下的中国港湾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

在旅游城市蒙特哥贝,我们去了当地最大的商场海港城(Harbour city shopping mall),商品琳琅满目,橱窗上则是统一的形象标识——“876 SHEIN FASHION”,一问,876是牙买加的国际电话区号,SHEIN FASHION 则是说这里的商品像 SHEIN 一样时尚。

SHEIN(希音),一家全球领先的时尚和生活方式在线零售商,它创立于中国,但因市场都在海外,国内并不太为人所知,让我想到了老子《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大音希声。而在国外,它却是无数年轻消费者心目中的时尚象征,和 TikTok 一样覆盖全球,备受欢迎。

如果说 GDP 和高精尖技术是一场硬实力之秀,在洛杉矶的世纪城,在蒙特哥贝的海港城,我感受到的是中国软实力的启航。

产业升级下的新韧性 

25年前,中国制造基本还在做代工,那时国人推崇的大都是国际品牌。

25年后,大量和中国相关的品牌,以及这些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国际的时尚、风尚,其对全球消费者的吸引力甚至可以用“魔性”来形容。

比如 SHEIN,它是美国 Z 世代消费者最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异常火爆的时尚服装品牌,其快闪店只要一开,就会大排长龙。

真的是沧海桑田!

过去十年,经济全球化不断遭遇“逆风逆流”,中国制造却总能逆风前行,逆流勇胜。如同两位国际知名学者在《韧性社会》一书中所说的,“面对风暴,挺直的橡树会被连根拔起,柔软的芦苇却弯而不折,风暴过后又恢复原状”,中国制造恰恰具备了这种能够“抵御冲击、反弹复原”的韧性。

今年4月,美国“对等关税”风暴袭来,执行了长达90年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也被取消,当时很多机构发布的报告都对中国外贸的前景表示担忧,甚至认为中国的跨境电商将遭遇“灭顶之灾”。

几个月之后,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3.5%,其中出口增长6.9%;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约1.03万亿元,增长4.7%。

国际机构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些趋势。今年9月电商营销公司 Omnisend 发布的消费者调研报告显示,价格波动并未吓退美国消费者的热情,8月 SHEIN 网站的每周购物者占美国受访者的比例攀升到了12%,比2024年还高1个百分点。数据分析网站 Similarweb 的数据显示,8月 SHEIN 的访问量在全球时尚与服饰类别中仍然排名第一。

从中国货物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的情况看,中国制造、中国供应链已经有了非一般的无惧风雨、厚积薄发的新韧性,背后则是持续投入和创新下的“聚沙成塔”,是产业整体升级所构建出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的这种新韧性,究竟从何而来?

中国制造在价值链上的攀升,究竟因何而变?

从我在国内外所做的调研看,我感到最近这些年,尤其是“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基本完成了一次产业整体升级——从过去少数产品、少数企业“单兵作战”“孤军突破”的升级,进入到市场响应速度、产业效率、基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新阶段,构筑起了全产业链和生态圈意义上的新优势。

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是新命题,但把这个命题置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与“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相关联,则是一个全新方向。

“十四五”规划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在于有大量的产业带,形成了集群效应。但过去很多产业带都是加工贸易型产业带,大而不强,宽而不深,缺少品牌,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重大波动就非常被动,命运完全被国际品牌商、零售商所左右。

在这一轮中国力推的大力培育“链主”企业、补链强链、带动整个制造生态升级的过程中,情况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例如,一批本土“链主”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全球营销,并进行相应的全球物流和服务布局,由于能直接控制终端市场,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受制于人的局面。

这些“链主”企业还通过数字化技术引领和整合分散的本土中小企业,通过大力投资研发为它们提供技术创新的工具,由此打造出既有敏锐市场嗅觉,又有统一品质保证的新型供应链,全面提升了产业带的竞争力、创新力。

表面看,还是原来的中国制造。实际上,是品牌化、数字化、柔性化、精益化、绿色化的中国新制造,是产业上下游质变、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新制造,这是一次巨大的“产业整体升级”。

这种产业整体升级的新力量,铸就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的新韧性。

作为链主企业,SHEIN 无疑是中国产业整体升级这一趋势的一个典型样本和窗口。

SHEIN 的产业升级基因

百年时尚产业史,一直由欧美发达国家的品牌主导。

当“生于中国,生而线上,生而全球”的新一代全球化企业 SHEIN 出现,历史开始改写。

从2012年初创,SHEIN 就探索直接面对海外消费者,通过在线销售的新模式,它迅速崛起,很快就和 ZARA、优衣库、H&M 并称为“全球时装零售品牌四巨头”,时至今日,销售量和访问量更是遥遥领先。

SHEIN 是怎么做到的?业界公认的答案是“小单快反”这四个字。即以销定产,通过对实际市场需求的洞察,有效预测销售前景,按需调控生产节奏。

SHEIN 品牌的服装,一开始都从非常小的订单做起,一般是100-200件起订,然后上线测试市场反应。如果趋势好,立刻返单,不达预期,就中止生产。

依靠这种方式,SHEIN 能将未销售库存水平降到很低的个位数,而行业其他品牌的平均水平为30%左右。由于减少了浪费,节约了成本,就可以用更普惠的价格走向大众。

在我看来,作为后浪的 SHEIN 能超越 ZARA 等前浪,是因为它有一种更先进的基因——把互联网、数字化技术与中国制造相结合,从而更快、更精准地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这恰好也顺应了中国打造制造强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大势。

我去过 SHEIN 在广州番禺的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下称“创研中心”),也去过 SHEIN 上下游的珠三角面料工厂和成衣工厂,我看到的 SHEIN 是一个生态——以全球市场洞察和品牌营销为牵引,以数字化、智能化、精益化为纽带,把成千上万家上下游工厂串联在一起的柔性创新生态。

在这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品牌制造生态中,不是 SHEIN “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一个个分散的传统工厂在单打独斗,而是 SHEIN 用统一的品牌和标准,以及数字化技术,将大家集成在一起,共同征战全球市场。

在这个生态中,作为“链主”的 SHEIN 发挥了关键作用。

时尚产业的起点是对潮流趋势的判断。和传统的经验主义不同,SHEIN 通过对流行趋势的洞察和分析,构建起丰富的各类用户洞察,以此来预判产品的需求热度。

之后,在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SHEIN 都充分运用各种数字化的工具。如在生产环节,SHEIN 基于实时订单流,将生产流程分解为200多个微工序,并给所有供应商都部署了物联网设备,产品的生产和质量要求实时同步到供应商那里,发现有延误可能就及时预警,发现有问题就及时调整,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中国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纺织工业基础,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方面又有最丰富的产业应用场景,因此提供了一个机会,即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把时尚产业重新做一遍。

SHEIN 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弯道超车。SHEIN 成功的本质是精准洞察全球消费者的向往,发现世界的美,再用被数智化、柔性化、精益化武装起来的中国制造加以实现。

所以说,SHEIN 的产业升级基因,是体系化的创新:从生产制造到原材料、从技术创新到智慧仓储、配套硬件的智能化,带动产业上下游质变。

比如,SHEIN “小单快反”模式的特点决定对仓储物流的准确性、时效性有更高的要求。SHEIN 与一家智能仓储机器人服务商共同研发出一套柔性仓储方案,结合仓库的硬件改造、改变机器人形态和升级数字化系统,实现了更高效灵活的仓储管理。

该公司高管举例说,经过 SHEIN 的项目经验,他们得以提高柔性能力,甚至还帮助其他服装客户及其他行业客户解决了难题——有一家国外头部汽车公司,出于多车型研发的需求,需要仓库里的零部件调配快速响应,也借鉴使用了先前与 SHEIN 探索的柔性仓储系统能力。

“大音希声”,用中国力量,创世界时尚,让全球消费者分享,也给其他行业带来启发。这就是 SHEIN 在做的事:当柔性能力不断外溢,中国制造进行全球升维,带动产业升级驶向纵深。

产业升级的系统变革 

中国不缺制造,各个产业带都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工厂,过去缺的是智能制造和精益制造。

SHEIN 推动产业升级的本质,是将数字化、柔性化、精益化、绿色化深植进产业基因,通过技术创新重塑生产逻辑。

通过珠三角的多地走访,我了解到,很多服装工厂和 SHEIN 合作前,基本都是依赖人工、Excel、邮件等方式安排生产。有供应商说:“用 Excel 表格填数据,因为花型相似、缺乏分类标签等,每个月都会出现七八次‘东货西送’。以前的生产流程也不完善,客户稍微多一些,订单稍微复杂一些,就很头疼。”

SHEIN 的定位不是自己开服装厂,而是创品牌,抓设计,做营销,立标准,建平台;然后与广大的服装工厂合作,化零为整地串联起成千上万家上下游工厂,从开发、生产、仓储、物流等各环节帮助它们进行全链路数字化升级,从而形成产业的新生态。

在广东顺德,我参观过一家大型数码印花工厂。其创始人是学徒出身,2011年在番禺创业,给别人画服装图纸。后来,他的工作室发展成一家印花厂,但还是作坊式作业。2018年他和 SHEIN 合作后,SHEIN 帮助工厂从0到1搭建起了数字化体系,从设计到测款、下单、生产、物流等环节,都通过数字化工具跟进、提醒。对退单率高的工艺问题、品控问题,SHEIN 也有专人进行研究,给出技术解决方案。

由于订单持续增加,他在顺德建了新工厂。10米挑高的智能立库,在地面穿梭不停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由24个摄像头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辅助学习的自动验布机,搭载24个打印头、1小时可以打印五六百米面料的数码热转印机,还有许多实时展现上下游流程和进度的显示屏……完全脱胎换骨。

以验布为例,传统模式下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天可以验1000多米,而自动验布机,一台机一天至少验6000米。从人效比看,新厂相当于同等规模的传统印花厂的十多倍。

数字化并不是 SHEIN 赋能的全部。我在实地调研后发现,对制造业来说,数字化和精益化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数字化强调柔性,强调对订单的快速灵活响应;精益化强调刚性,强调要输出可靠一致的品质标准。

SHEIN 创研中心,不仅对供应商进行数字化赋能,还进行精益化赋能。中心汇聚了服装行业的不少专家级人才和工程师、“老裁缝”,迄今已研发出170多项工艺、工具和设备,向供应商交付了近6000件自研的创新工具。

精益化的创新工具,极大优化着供应商工厂的工艺水平。比如过去老师傅缝制一副手套要20分钟左右,现在通过研发的手套模板机只要3分钟。传统测量常常会有误差,现在用“智能 E 尺”就能自动叠加核算数值,避免误差。还有“智能克重测量仪”,它能突破样品的形状限制,支持蓝牙数据传输,实现精准快速测量。

除了生产环节的数字化和精益化,在印染技术、循环再生等原材料方面,SHEIN 也在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比如和传化化学公司合建“SHEIN&传化化学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纺织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东华大学研发推出了新一代再生涤纶解决方案,可以对再生涤纶进行反复回收,而且对纺织物的材料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再生涤纶是一种环保型纺织材料,主要通过回收废旧聚酯再加工制成。过去行业里也有机构在进行再生涤纶的研发,但基本都是研究型的,成本较高,很难在市场上广泛应用。SHEIN 则立足市场需求,反向推动研发。相比传统技术,新一代再生涤纶解决方案创新了工艺,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回收,如废旧纺织材料、PET 瓶等消费前和消费后的涤纶材料都能回收,这就为原料采购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因为技术可以大范围应用落地,成本就会降低,效率就会提高,更多的供应商就会参与。

由此可见,一项创新要大面积推开,一定需要市场的土壤。这正是 SHEIN 的强项。无论是生产制造的数字化、精益化创新,还是原材料的技术创新,SHEIN 作为市场需求的深度洞察者、了解者,总是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反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升级,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一大批行业百万级人员的就业发展。

随着 SHEIN 在供需两端市场影响力的逐步增强,这场柔性制造引发的产业系统变革正突破传统的产业边界,既纵向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价值环节,又横向拓展至更多关联产业领域。

按需柔性变革借由 SHEIN 平台向美妆、家居等更多产业进行裂变,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这些产业同样具备这样的系统能力,制造产业在此底层的操作系统能力基础之上,在全球开出优质中国制造和品牌之花!

结语

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被大地母亲赋予了源源不断的力量;SHEIN 能成为时尚产业的世界级标杆和跨境电商平台,背后是中国制造、中国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的坚强根基。

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中,SHEIN 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它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柔性化、精益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用技术创新提升了行业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它稳定并带动了数百万级就业,也让遥远的世界市场,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变得触手可及。

这是中国制造的新特征,也是过去几年所发生的深刻而激动人心的新变化。

今天中国的很多产业带,不再只是配套完善之地,也是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的积聚之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知识链,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带动供需协同,突破共性技术,提升创新效能。

中国的产业集群,正在向着创新集群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SHEIN 的努力证明,无论在怎样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制造都可以靠着突破自我的勇气和无畏创新的智慧,再写新篇,再开新局,从而创造性地帮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得偿所愿,让人人尽享时尚之美。

在新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这种重新定义世界、创造世界的尝试。

SHEIN 已经走了很远,SHEIN 还可以,也应该走得更远。

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英文服务

KrASIA 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