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能源环保

直击澳洲储能展爆单潮:一机难求,安装商月入百万,网红现场带货

行业大小事 

泼天的富贵也没有那么好接
分享:

今年自从澳洲的超级补贴启动以后,沉闷已久的户用储能行业为之一变:

从欧洲的存货数不完,变成澳洲的现货拿不到,安装商工人月入百万、品牌商爆单抢不到电芯成了行业新闻。

那到底澳洲市场真实情况如何?

2025年10月29日至30日,南半球规模最大、最具期待的清洁能源盛会——澳大利亚全能源展会(All Energy Australia)在墨尔本会议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新能源产业家受邀参展会,并对现场的展商、经销商、安装商进行了深度的沟通。

这场由维多利亚州政府鼎力支持的行业风向标,现场人潮涌动,“热闹”是产业家一线直击最直观的感受,彻底一扫国内展会客流量下降、沦为“同行团建”的沉闷局面。

这当然离不开补贴的蛋糕,比如现场安装商向我推销的麦田42度电产品,他原来的报价是21000刀,现在价格直接降到5299刀,直降75%,任谁都很难不心动。

众所周知,这次澳洲巨额补贴蛋糕巨大,但是赢下这场户储大战却并不容易,本次产业家通过会场跟一线厂商、经销商、安装商进行一对一交流,总结了三大核心因素:

01 大容量制胜

本次澳洲补贴的核心规则有两个:

1.补贴金额:一度电补300刀

2.补贴计算方式:按可用容量算,单套最高50度电,可安装两套,总容量最高100度电

这种情况下,谁能推出单体容量接近50度电的产品拿到最多的补贴,且体积上不违反澳洲的户用储能安全规则(四周要留足空白,不能有遮挡物),就成了核心竞争力。

连曾经主打便携式的安克(Anker)和正浩(EcoFlow),都是以大容量户用产品在会场正面PK。

正浩PowerOcean & 安克Solix X1

这里面,麦田、思格、阳光电源、艾罗能源等厂商的表现相对突出,出现了单体40-50度电、20-25度电、 10-15度电的三个梯队。

尤其是麦田的104电芯和思格314电芯集成的产品体积明显小于竞争对手用50Ah电芯集成出的产品。这也让麦田的42度电产品和思格的SigenStor都成为本轮户储的爆品。

这也解释了本轮电芯缺芯潮为何集中在100Ah,而50Ah和30Ah等小电芯由于模组集成效率低,无法最大限度吃到补贴。

可以说,领先一步的高集成度产品储备以及良好的供应链管理,缺了哪一个都很难赢下这场比赛。

而美国的户储王者Enphase表现则非常拉垮,竟然还在推5度电产品,体积上和中国产品已经拉开了量级的差距。

Enphase 主推的5kWh产品,电池包容量上只能达到麦田同等产品的一个电池模块

02 安装商优化是关键

根据现场对安装商的沟通,目前澳洲安装一套户用储能的费用约为2500澳元(约1万人民币)

也就是不考虑安装商的拿货差价和厂商给的返点奖励的情况下,一天装一套,安装商一个月即可收入30万人民币,如果安装效率能够提升到一天2-3套,那么安装商的收入理论上单月可达百万!

这里面带来的最大产品形态变化就是,从围绕室内设计的,比较薄的壁挂式,切换到堆叠式产品,可以大幅的减少接线、墙壁安装打孔作业,产品优化后,堆叠式产品一天两套,极限下三套往上都有可能实现。

“easy to install”(易安装)已经成为安装商的核心诉求之一,甚至远胜于价格。

此外,影响安装商安装效率的还有厂商技术支持、软件优化等

而曾经的澳洲户用霸主特斯拉,却犯下了好几个失误:

1.核心产品Powerwall 3 以一体机壁挂式为主,安装效率更低

不得不说,Powerwall 3可以说是颜值之王,美观的玻璃面板像是一台加大号iPhone,但是单台的Powerwall 3容量为13.5度电,难以拿到50度电上限的补贴,如果选择扩容,壁挂式的产品设计相对堆叠式的安装难度更大

特斯拉针对性推出,可堆叠最多4个扩展电池的Powerwall 3 Expansion

2.产品品控和品牌问题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今年9月19日宣布,特斯拉正召回一批Powerwall 2家用电池。虽然直接原因是因为上一代家储使用的三元电池造成了安全隐患,但这确实坑惨了和特斯拉合作的安装商:

毕竟同行都在去捡钱的路上,自己的宝贵时间却在去搞售后,谁能不气恼?

此外,由于澳大利亚整体政治氛围偏左,和当地许多老外沟通,他们都表示曾经是马斯克的死忠粉,但自从他和川普合作后已经脱粉,所以也不会买Powerwall(并且强调,和川普分手了也不原谅)。

因此,在短期来看,马斯克本人确实给品牌造成了一定伤害,而本次大规模安装的时间窗口很短,即使修复也已经错过。

03 线上流量是热点,VPP是刚需

曾经户用储能靠线下渠道销售,是一个对冷门工业品,而本次展会,确实线上网红的盛会。

在热门的品牌面前,带着摄影师的、甚至拿着脚本的安装商达人和主播排起了长队,非常兴奋的录节目。

比如麦田的展台前面,一度成为安装商网红直播的流水线。

而思格在这个方面也是不遑多让,直播的安装商小哥就激动的表示,这家产品十分“hot”and“popularity”,俨然已经是死忠粉。

可以说,过去销售纯粹是靠搞定大经销商,现在能不能吸引来线上流量,已经成为品牌推广的一个新的竞争点。

此外,户用储能的VPP在澳洲也已经成为销售的刚需

厂商往往需要绑定一家乃至多家VPP厂商,没有合作或者不支持的无法拿到补贴,基本上就出局。

根据现场沟通,目前10度电左右的储能,在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州通过VPP能产生每年800-1000刀的收益,政府非常鼓励用户参与VPP交易。

实际上,本次澳洲户用储能补贴,与其说是政府的“大撒币”,倒不如说是一个“阳谋”:

当清洁能源并网量太高,导致电网不堪重负时,与其自己投资硬抗,不如动用补贴撬动居民投资,再鼓励其参与电网响应。

图中安克就支持4家VPP

从这个逻辑出发,澳洲的户用补贴大礼包绝对不只是一个横财,而是未来全球的大趋势。

结语 靠实力赢得尊重的新时代

在All Energy展会上,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比起国内市场的“内卷”式价格战,这里的消费者确实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他们甚至持有“not too cheap”(不要太廉价)的态度,认为价格过低的产品可能潜藏着质量风险。

一位受访者更是明确表示“don’t take any cheap stuff”(不接受廉价产品)。

这种对品质的追求,体现在他们对品牌的认知上。对于SUNGROW(阳光电源)、Fox ESS(麦田能源)、Sigenergy(思格新能源)、Solar X(艾罗能源)、AlphaESS(沃太能源)等中国头部企业,当地的经销商和安装商已然如数家珍,将其视为高性能的代表。与此同时,他们对老牌欧洲品牌如Fronius等的产品力(尤其是电池环节)则表示嗤之以鼻。

这不禁让笔者想到2022年,中国户用储能企业出海仍非常依赖给国外品牌做贴牌,自主品牌很容易被当作杂牌处理的窘境。而户用领域的Enphase和特斯拉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

时至今日,仅仅短短三年时间,中国品牌就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高速的技术迭代以及高效的售后支持,赢得了澳大利亚一线经销商和安装商的尊重,甚至在当地赢得了一批主动过来做报道的“粉丝”。

澳大利亚全能源展会这火爆的场面,确实不仅仅是一场补贴下的狂欢,更是一场中国新能源力量在全球市场逆袭的集中展示,是靠品质赢得尊重的胜利宣告。

图:unsplas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能源产业家”,作者:陈帅,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近期活动

领英ConnectIn出海峰会线上直播观众招募中

在全新的出海时代,面向未来的全球化人才,是稳步前行的核心。领英中国即将于11月21日进行 ConnectIn“智竞·未来”2026 出海峰会线上直播,聚焦 AI 时代的人才甄选、培养与发展,剖析各个市场的组织架构问题,助力出海企业把握 ESG、供应链、合规等新趋势,在国际舞台实现可持续增长。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活动报名将于2025年11月21日中午12:00截止。

英文服务

服务KrASIA 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