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庭院赛道,一家创业公司遗憾折戟。
5月13日,割草机器人公司森合创新创始人李畅在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称,虽全力推进R1产品交付,但受团队意外重组、制造难题以及资金限制等因素影响,公司已无力维持运营。
森合创新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无边界智能割草机研发,曾获得蓝驰创投、小熊电器等近亿元的天使轮融资,创始人李畅曾是云鲸早期创始成员之一。2024年6月,森合创新推出卷轴割草机器人Oasa R1,售价1199美金起,在Kickstarter共获得约230万美元众筹资金、1790名支持者。

很快森合创新将所有资源投入至研发和生产环节,但尚未有公开的明确信息披露其众筹订单的交付情况。有知情人士告诉硬氪,其产品仅交付了一小部分。
200多万美元的众筹对于一家重研发的机器人公司,谈不上是笔大钱。行业人士告诉硬氪,“(众筹)首日30万美金,拿到的钱不算多。”此前硬氪专访长曜科技时,其创始人也表示,要做割草机器人创业,得先准备一个亿。
半个月前,有下订了Oasa R1定金的用户在Kickstarter留言称,自4月27日版本更新后、其与森合创新的开发人员已超过一周没能联系上,公司对Facebook信息也一直处于待处理状态。几天后,另一位用户声称其草坪滚压器和割草机刀片的订单被取消并退款、希望能得到解释。

紧随其后,有关森合创新倒闭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不少用户讨论。期间公司仍处于静默状态,其亚马逊售卖链接也在5月10日后失效。如今这一消息得到了最终确认。
随着庭院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在用户需求激增的同时,割草机器人行业正陷入白热化竞争态势,各家都在试图以技术专利、垂直场景解决方案抢占山头。作为热门赛道中颇受业界关注的创业公司,森合创新的黯然退场,也吹响了庭院领域淘汰赛的开场哨。
产品的短板
不可否认的是,森合创新推出的Oasa R1在产品形态上有其创新性。
Oasa R1是第一个采用卷轴刀片方案的割草机。这一方案的优势在于,对比传统旋转刀片存在草坪切口参差不齐、草屑飞溅等问题,卷轴刀片通过滚切设计,能模仿人工剪刀实现均匀修剪,不仅割草效率更高,还能降低草坪受损风险。
同时,Oasa R1配备有一个专门的自动刀片重磨系统,无需用户手动检查刀片的磨损情况,可实时监测刀刃状态,避免出现“越用越钝”的情况,还能降低更换或重新调整刀片的频率。

但这种设计的劣势也很明显。卷轴刀片的精密机械结构对加工工艺要求极高,单套生产成本或是传统旋转刀片两三倍,自动刀片重磨系统也会增加传感器、微型驱动装置等核心部件的物料成本与组装复杂度。对于尚处在量产初期的森合创新来说,必然会遭遇供应链不成熟、良品率偏低等问题,最终推高了整机成本。
“做产品不是讲PPT,用卷轴割草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东西也做得挺扎实的,但滚刀成本要上千元、太高了。”某资深割草机研发工程师李贤向硬氪表示。
在技术路线方面,森合创新采用了视觉+激光雷达方案。
算法底层技术差异是决定割草机产品力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割草机器人中,主流方案包括纯视觉、视觉+RTK、激光雷达等。
相比而言,视觉方案成本较低,能获取丰富环境信息识别常见障碍物,但易受光照影响,对特征不明显物体识别困难,且数据处理慢、实时性欠佳。
视觉+RTK方案结合高精度定位与视觉感知,定位精准、边界控制好、可靠性高,不过设备比较贵,效果依赖卫星与基站信号。
视觉+激光雷达方案兼具视觉图像采集与激光雷达高精度测距,环境感知准、不受光照制约,能生成三维地图辅助规划,然而激光雷达成本高昂、存在扫描盲区。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森合创新采用的是单线激光雷达,其成本并没有部分行业人士预想中那么高。“他们使用的雷达之前主要是在扫地机上用的,成本极低,且根据之前的一些测试,阳光下基本没法使用。”前述人士告诉硬氪。

“看似刀是创新了,但其他方面的能力没能迅速补齐,差异性其实很小。”一位割草机器人从业者肖玥也向硬氪表示。比如其视觉方案,Oasa R1搭载了两个摄像头,需持续投喂海量数据,从数据准备到算法学习优化的周期会更长。
李畅对底层技术能力在塑造产品差异、功能实现等方面的影响也并非没有认知。硬氪了解到,森合创新高峰时期的人员规模接近50人,其中软件人员工资的平均年薪可达到七八十万。高昂的人力成本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成为加速其运营危机的重要因素。
李畅在公开信中表示,随着运营和财务压力的不断累积,最终超出了公司本身维持项目的能力范围。
可以说,虽然森合创新在结构上有突破,但割草机器人作为一个软硬件深度耦合、高技术系统化的产品,单一维度的微创新只是杯水车薪。长此以往,产品将受制于木桶短板效应,任何环节的薄弱都可能成为压倒整体效能的最后一根稻草。
渠道压力
当前,割草机器人的全球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特征,欧美庭院构成了其最主要的需求腹地。
Statista统计报告显示,全球现存约2.5亿个庭院花园,美国以1亿个庭院的规模占据全球市场的40%,欧洲地区有8000万个庭院、是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消费板块。其中,割草机器人在欧洲地区的渗透率在10%-15%,而在美国渗透率仅为2%、许多用户仍在使用传统的手持式割草机作业。
据中国海关总署等公开数据,在国内出口海外的割草机数量方面,德国为欧洲市场中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其次是英国,美国排名第三。
“目前来说欧洲渠道的出货量会更大,很多用户之前用的是布线的割草机,他们更有可能直接换免布线的割草机。”某割草机器人厂商负责人彭力说。
森合创新Oasa R1主要面向德国和美国市场。其中,德国市场竞争激烈,既有以园林工具起家的老牌选手如富世华、宝时得等瓜分大量份额,宝时得智能割草机器人在德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9%;也有九号、科沃斯等新入局者抢占优质渠道。
彭力告诉硬氪,以九号为例,基于此前的品牌积累,九号在欧洲和北美已经有不少的合作商,其中不乏有经销商主动找到企业想做机器测试。对比之下,他自己所在的公司尚未能完全本土化,因此找到他们的经销商多为华人。
“谁能先抢下优质的服务商和经销商,在当地就会有先天优势。”而据李贤透露,森合创新此前在市场端遇到的一大问题就在于,其德国地区的渠道能力有限,导致产品迟迟无法推开。

与此同时,美国作为森合创新的另一大主攻市场,其产品在当地的竞争力也难以凸显。
在北美,有接近四成的家庭草地面积在1000平以上,且开放式草坪众多,覆盖包括湿草、林地等复杂地形。以美国普遍中产阶层400平米左右的House测算,单套占地约在1300-2000平方米。
其中,森合创新的Oasa R1可适用于500平方米的庭院,理论最大作业覆盖面积仅为1000平米。对比之下,松灵所推出的LUBA 2 AWD系列、YUKA系列割草机器人作业面积都在3000平米以上;来牟科技的Lymow One全地形割草机器人,每日能高效修剪约7000平方米;汉阳科技的Yarbo M1割草机器人最大作业面积达6英亩。
可以看到,在面对欧美家庭动辄数千平米的大型庭院时,森合创新的割草机器人作业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过去两年间,以割草、泳池、扫雪为代表的庭院机器人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行业热度不断攀升的同时,身处其中的企业们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整合压力。
而事实上,早在2023年,割草机器人领域就经历过一轮企业倒闭和项目关停。安克创新创始人阳萌在接受36氪采访时曾提到,安克的割草机器人团队就因为“打不赢”对手宣告解散;据棱角talk、雷峰网等此前报道,正浩的割草机产品力未能达到市场预期、业绩表现不佳,导致最终关停。河森堡机器人因经营不善,最终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黯然退场。
森合创新的骤然倒下,给这个赛道按下了“冷静键”,或能让从业者开始重新审视技术创新与产品逻辑背后的天平,从白热化内卷困局中抽离,回归理性发展的轨道。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所有姓名均为化名)
头图 | Pixabay
本文来自硬氪,作者:黄楠,编辑 :袁斯来,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近期活动
为帮助企业梳理市场信息、厘清决策逻辑、提升落地效率,36氪出海将于5月22日举办线上活动。我们邀请深扎中东市场的嘉宾代表,聚焦最值得中国企业关注的迪拜自贸区,剖析各自的特点,介绍配套的服务,为中国企业提供落地迪拜的专业建议。如果您关注中东市场,愿意深入了解迪拜各个自贸区的优势特点和服务能力,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链接”,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活动报名将于2025年5月21日23:59截止。
近期发布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填写表单,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