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国制造的电动滑板车风靡国外的大街小巷。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街头随处可见停泊着的“小绿”和“小蓝”。
这种在中国人看来属于“青少年玩具”的小车,俨然成为了欧美最流行的短途出行方式。
新型城市交通联盟(NUMO)统计了全球开展各种微移动共享出行服务城市的数量和比例,并绘出了地图(见下图),其中橙色代表的是开展共享电动滑板车业务的城市。
从图中可以发现,北美、欧洲、澳洲甚至日韩几乎都已经被共享电动滑板车包圆了。
所谓的电动滑板车,其实就是以传统滑板为基础,装配电力套件的短程出行工具,一般分为双轮驱动以及单轮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
如同国内的共享单车一样,使用 APP 解锁,1美元或1英镑就可以快速出发,十分钟的路程大概会花2.5英镑左右,对于欧美的物价水平来说还是比较划算。
目前全球的电动滑板车市场还在不断扩大。
根据波士顿咨询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5月,以电动滑板车、电动两轮车等为主的全球微移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近1000亿欧元,预计未来十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30%。
当能源转型的风刮到了“最后一公里”,电动滑板车凭一己之力,成了中国出海最火的“新能源车”。
01 出海攻占欧美街头,为什么是它?
共享电动滑板车服务的兴起,源于2017年美国公司 Bird 在加州的街头摆出了上百辆电动滑板车,在12月内实现了1000万次骑行,这家公司后来也在2021年成功上市。
共享电动滑板车在欧美的普及也让国内两轮电动车厂商看到了商机。
根据 Statista 的统计,目前全球主要的共享滑板车运营商除了第一个“吃螃蟹”的 BIRD 之外,还有华人在硅谷创办的 Lime、早期的共享出行服务巨头 Uber、Lyft 等。
虽然运营都是国外公司运营,但运营商们购买的车子,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
以目前市占率最高的 Lime 为例,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都是由中国公司打造,第三代开始自己设计,但依然依托于中国的成熟供应链体系。
中国的九号公司是电动滑板车市占率最高的企业,达到了53.5%,其次为开心电子,占比为11.2%,两级企业共计占比64.7%,占据了一半多的市场。
欧美大部分共享电动滑板车运营商,如Voi(欧洲最大电动滑板车共享公司)、Lyft 、Uber Scooter、Spin 和 Grin 等都与九号公司合作,生产和定制专属车型。
据统计,2017-2021年国内电动滑板车产量为546.5万台,第二名的美国仅生产45.4万台。
根据央视财经今年的数据,2022年一年电动滑板车的出口量就达到了超250万台,今年前四个月出口额就达到9.1亿元
为什么在中国生存下来的是共享自行车、两轮电动车,在国外却是共享滑板车?
一方面和欧美人的出行习惯相关。大多数欧美家庭都习惯驾驶私家车出行,但根据美国全球家庭旅行调查结果表明,0-5英里的短距离出行占美国出行需求的60%,这个距离内驾驶私家车就显得有些没必要,尤其在遇到交通不畅的情况下。
而电动滑板车的高速与便携属性,和自行车相比则能更好地匹配当地居民的需求,折叠后的电动滑板车还能直接放进汽车后备箱。
另一方面也源于欧美已经成型的滑板车文化。滑板车最先起源于西方国家,并在美国的孩童中影响力甚广。2001年有700万人在美国使用滑板车作为玩具,相关技巧运动在美国孩童和青年人中也非常流行。
而这批人到如今也是劳动力市场的中流砥柱。就像我们从小就会骑自行车一样,欧美人从小就玩滑板车,电动滑板车上手也就很容易。
除此之外,海外各项合法化标准的推出也提升了电动滑板车的上路认可度。
据了解,目前包括美英德韩以及瑞典等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允许电动滑板车在一定范围内合法上路,此外瑞典、意大利为电动滑板车提供补贴。
中国电动滑板车能率先打开国外市场,并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独占鳌头,国外的政策是也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西方总是想方设法地限制中国电动汽车出海,一方面出口共享单车又被指为“倾销”,夹缝中生存的电动滑板车反倒因地制宜成了最受欢迎的产品。
02 交通脱碳“最后一公里”
欧美积极引入共享电动滑板车,其实还和减排需求有关。
传统出租车、私家车都使用化石燃料,碳排放较高,即便日后随着电车的渗透率提升,但依旧无法覆盖便捷的短途出行需求。
如果选择乘坐公交、地铁出行,站点和目的地之间又往往还有些距离。
因此像不使用化石燃料为动力、行驶过程中不排放尾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的电动滑板车,也就解决了交通减碳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根据一项在德国展开的调查研究,德国13%的日常短途(4km以内)汽车出行(相当于德国2%的汽车行驶公里数)适合被电动滑板车替代;而如果用电动滑板车取代传统汽车,每天最多可减少约5.8千吨的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德国总交通碳排放的1.2%。
而中国台湾作为世界上电动滑板车最密集的地区,一项针对当地156种滑板车车型进行的碳排放分析研究也表明,以当前的电动滑板车数量和电网电力供应,电动滑板车有助于实现2040年的减排目标:即交通运输部门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19年的3700万吨减少到2040年的137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但如果要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2050年减少到3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还需要电网的深度脱碳,以及电动滑板车的大规模采用(至少90%)。
另外和需要寻找充电桩充电的电动汽车相比,电动滑板车的补能方式也更为便捷。
目前欧美电动滑板车停放方式主要是“无码头”的,随停随放,主要靠人工回收车辆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无需为充电而担忧。
并且, “为电动车充电”还发展出了一个产业:有一群人专门把电动滑板车带回家充电,充好再放回路边。只要将充满电的证据拍照打卡上传 APP,一晚上就能收入几十刀,甚至还有人一晚上赚了600美金。
03 “墙外开花墙内香”
“墙外开花墙内香”其实指的是一种商业策略,最近两年会有很多公司选择先在海外市场打响名号,再转战国内开展业务时就会顺利得多。
先在国外开花,香气就会影响到国内的市场和需求。
放在这个语境里,则是电动滑板车在海外的风靡,也让人看到了国内的市场前景。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熊燕舞曾表示:“在交通运输体系里面,短交通被称为慢行交通系统。一些研究机构结合海外公共交通发达城市的实践,发现慢行交通能改善交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除了步行和自行车之外,电动滑板车有很广阔的前景。”
他认为,目前国内电动滑板车的管理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尚不被视为一种出行交通工具,需要通过持续努力推动,才能融入到整个国家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里。
不管是国内和国外,电动滑板车的推行还是存在着痛点。
据路透社报道,2022年,巴黎报告发生459起涉及电动滑板车或类似交通工具的车祸,其中3起车祸造成人员死亡。
由于行驶安全问题,巴黎市区也在今年9月1号正式禁止了共享电动滑板车的运营,不过市民自用的电动滑板车并不受影响,仍然可以照常行驶在巴黎街头。
中国市场也在逐步对电动滑板车进行规范。今年8月份,首个电动滑板车国家标准——《电动滑板车通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电动滑板车的要求、试验方法和说明书等。
虽然离上路还有些距离,但随着相关部门政策的不断完善,或许不久的将来国内的可持续出行方式中也能有“电动滑板”的选项。
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零碳(ID:carbon-done)” ,作者:Yinyin,编辑:小棠,原文标题“风靡欧美的代步神器,成了中国出海最火的“新能源车”” ,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活动 | 深入日本市场,走进未被熟知的产业生态
12月20日下午,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与36氪出海携手,深度介绍日本地方产业和企业合作生态,在上海、北京、广州和 Zoom 线上渠道同步举行,助力中国企业更加游刃有余地出海日本。而在上海、北京、广州的活动现场,还将举行答疑会,由嘉宾机构的代表来解答出海日本的相关问题。欢迎报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