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智能硬件

机器视觉赋能视光眼科产品智能生产,「平方和科技」获近亿元B+轮融资

行业大小事 

平方和科技的业务逐渐由当前的中国大陆为主,向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日韩等亚洲周边地区发展。
分享:

36氪获悉,平方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平方和科技”)已于近期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独家投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拓展和落地新的行业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平方和科技刚刚完成过一轮数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的新投资方包括同创伟业、元禾璞华、雅惠投资和相城金控,老股东云晖资本、博行资本及熵一资本持续加持。这也成为公司在一年内完成的又一轮大额融资。

平方和科技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提供基于计算机视觉系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创始人蔡仲伦博士曾任职于库博光学,在工业视觉系统领域拥有10余年开发经验。现阶段,公司的主要服务领域以视光眼科行业、高端医疗器械和医药行业为主,合作客户既包括CooperVision、海昌集团、蒂螺集团、爱博诺德集团、康视达集团等头部隐形眼镜生产企业,也涵盖国药集团、诺华制药、第一三共、扬子江药业、科伦药业、健帆、威高等国内外药/械公司。

2024年,平方和科技已实现数亿元收入。其中,隐形眼镜以及视光耗材相关业务占大多数。公司预计,未来2到3年内,隐形眼镜业务仍将是主营业务,但医药和其他医疗器械的智能化升级是主要发展方向。

蔡仲伦介绍,近些年,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是大趋势,但既有方案往往停留于“简单的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应用阶段”。“我们认为,以自动化设备为载体,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工业软件加持不断形成反馈,进而辅助到工艺改进、生成过程优化,才算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过程。这恰恰是平方和科技的优势所在。”

具体到隐形眼镜业务这个细分赛道,首先,其生产体量往往要非常大才能维持有效利润。以传统年产量在1000万片的产线为例,一条产线需要的工人量就有近百人。按照传统“堆人工”的方式,想要达到年产1-2亿片可能就要拓展20条产线、雇佣上千名工人。考虑到国内当前的人力成本等因素,这个方法颇难实现。“但如果使用智能化产线,一条产线仅需10人左右。因此,这会成为相关企业后期扩张的主要方式。”

另一方面,作为透明材质的隐形眼镜、光学镜片等视光类产品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具体而言,第一,透明材质上的瑕疵很多需要特殊光学成像系统才能呈现;第二,这是一个多介质概念,由于隐形眼镜成品要保存在液体中,如何将镜片上的瑕疵与容器中或液体里的杂质做区分,也是行业难题;第三,亚洲地区90%的产品为印刷了花纹的美瞳片,印刷图纹检测本身就属于行业多年的难题,同时,这些图案和物理瑕疵存在重叠或类似,因此需要研发更多的光学系统将其影响降至最低。当这些难度叠加上工业生产需要的时效性和成本管控,就需要大量新兴技术的整合和落地才能实现突破。

使用传统的人工方法检测,存在效率低、培训成本高、质控波动性大等问题。相较而言,机器视觉检测能有效弥补这些缺陷。而且可以提供有效和实时的反馈数据,对于生产制造的持续改进有很好的帮助。

“我们现在的角度虽是从质检环节切入,但已经将机器视觉深入到整个生产环节,可以完成瑕疵属性分类等工作。这就让检测工作超越了单纯的保证良品、剔除不良品的概念,可以将相关数据反馈到生产工艺上,比如通过分析某种瑕疵在哪个批次上出现得比较集中,就能对应寻找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改进未来的生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这些才是智能制造体系对工业生产真正赋能的地方。”蔡仲伦解释。

据介绍,平方和科技的自有品牌Insvis主要聚焦于为医疗器械和医药领域的透明材质产品(如隐形眼镜、光学镜片、医疗耗材等)提供缺陷检测。尤其在隐形眼镜及透明材质检测方面,公司已逐步向生产环节的各个工艺段扩展,从隐形眼镜生产的物理瑕疵/表面瑕疵检测,逐步扩展至印刷、注模、分模、清洗及检测后期包装等整个产业链的全流程检测。再配合公司自己设计开发的各类数字化及智能化生产制造设备和工业数据平台软件,隐形眼镜行业的一个完整的智能化体系就搭建完成了。

2023年6月,平方和科技还在亚洲地区首次推出了“全流程智能化隐形眼镜生产线”,通过全流程无人触碰、可追溯、高产能+智能排产的方式,实现隐形眼镜产品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据称,在这之后,中国大陆隐形眼镜行业各大客户都采用了类似的布局。

平方和科技方面认为,经测算,未来3到5年内,仅中国大陆地区的隐形眼镜新增生产线数量“就在200条左右,对应的市场空间可达数十亿元”。如果考虑整个亚洲和欧美地区,潜在的市场规模或许更大。

基于此,平方和科技的业务也逐渐由当前的中国大陆为主,向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日韩等亚洲周边地区发展,“因为美瞳产业在亚洲的发展本身就相对快些”。待这部分地区的业务相对成熟后,公司也会考虑重点向欧美地区进发。

此外,平方和科技也在同步拓展和布局生物医药以及医疗器械/耗材检测等领域的市场。以生物医药检测为例,平方和科技已自研了Pharmvis医药产品线和Medivis医疗产品线,可应用于固体及液体药品的各类检测以及多种医疗器械和耗材的生产制造及检测等场景。

蔡仲伦坦言,这些领域的竞争相对激烈,需要兼顾产品性能和性价比问题,“才能应对当前整个医药行业的‘内卷’情况。但是我们会通过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成本,不会仅仅是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取市场”。

头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36氪,作者:胡香赟,编辑:海若镜,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近期活动

活动|“深入解析印尼500亿美元医疗市场机遇”线上分享会火热报名中

为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把握印尼市场机遇,36氪出海将携手印尼市场拓展与创新服务平台 Lestari 推出系列主题活动。首场活动于6月4日下午2:00在线上举办,将聚焦印尼500亿美元医疗市场,邀请印尼政府代表解读医疗行业增长潜力及政策激励措施,为出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洞察。本次活动特别开放 Zoom Webinar 参会席位(名额有限),参会者能够与演讲嘉宾进行互动及问答交流。如果您希望参与,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填写表单报名。活动报名将于6月1日23:59截止。

近期发布

KrASIA 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填写表单,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