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神译局”,译者:张茉茉,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发布。
去年Clubhouse在国内的互联网科技圈子里也超火的,经常在朋友圈里能看到刷屏的讨论,或者求邀请码的帖子。这不禁令我想起了几年前也曾风靡一时的子弹短信,人们说它有机会成为社交生态的“颠覆者”,可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它?归根结底,产品能否真正生存取决于能否给人们提供需要的价值,以及是否真正从用户出发。本文译自Medium,作者 Derick David,原标题为“What Happened To Clubhouse?”。
犹记得2020年4月,正值COVID-19大流行高峰期,人们都被迫家里蹲。
突然,一个名为“Clubhouse”的新社交网络平台横空出世,马上掀起了一阵热潮。
很多人在Twitter上热火朝天地谈论它,围绕这个所谓的“新生代范儿的社交应用程序”产生了大量跟风炒作。这就是Clubhouse引起我注意的原因。
我也在Twitter上看了一些谈论Clubhouse的推文,我发现了一个关键点,人们如此推崇这个平台是由于Clubhouse的排他性。
要访问Clubhouse,必须得有某人邀请你加入,这有点像我们在大学时都参加过的兄弟会,这一策略为该平台带来了数十万、乃至现在数百万的用户。
它的聊天室会随着人们的开启或退出同步出现和消失。
Clubhouse公司声称,平均每天有超过50万个房间创建,它还声称,房间里的对话都会被记录,但只有在房间上线时有人提出投诉才会将其记录在案。
如果没有人投诉,Clubhouse说会在主持人结束讨论后立即删除录音。
即使后来平台更新了加入机制,人们不需要邀请就可以进入,Clubhouse仍然保持了排他性。
最酷的是它只能在苹果手机上使用(藐视安卓用户?)。
一年后,Clubhouse用户爆涨。投资他们的风投资金已经达到数亿美元,其中还包括Andreesen Hollowitz这样的投资公司。
到了2021年2月中旬,他们达到了目前最大的里程碑——平台已经达到1000万用户,对于一个上线不到一年的社交应用来说真的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它还只能适用于iPhone用户。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
- iPhone是推出应用创意的最佳平台
- 人们喜欢排他性
- 但凡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
2021年晚些时候,Clubhouse发布了安卓版。然而与iPhone市场的火爆不同,安卓版反响平平。
今天在Twitter上几乎没有人再讨论Clubhouse,似乎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别处去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Clubhouse风光不再。
Clubhouse究竟怎么了?
2021年7月,Clubhouse终结了曾经被推崇备至的邀请制,向所有人开放了。截至8月14日,Clubhouse在App Store的社交网络应用排行榜中排名第35位,比约会应用Grindr和OkCupid略好一些,比交友应用Wink和Tagged差点儿。
Clubhouse应用本身并没有出问题,但是,尽管它吸引了数百万美元的风投的认可,它也算不上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奇思妙想。为什么人们抛弃了Clubhouse?这里有三点可能的原因:

1. 它没有一个坚实的用户基础,也并非真正的社区
Clubhouse就像是Jimmy Kimmel(知名脱口秀主持人)的节目,或者是将一群名人聚集在一起,彼此大谈特谈他们的家庭、成就、激情和未来计划的这么一个地方。
Elon Musk、Naval Ravikant、Mark Zuckerberg和Jack Dorsey这些名人大咖都在Clubhouse上做过演讲,然而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当时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使用这个平台,要人气有人气,要流量有流量,炙手可热。
但是当大家不再造访该平台时,其他用户也就没了再使用它的理由。
不过呢也未必一定没希望。Clubhouse毕竟现在还有几百万美元的闲置资金,他们有钱继续投资研究和开发,可能会召集团队持续进行设计、创意和开发新的愿景。
2. 人们开始回归正常生活
在人们开始外出并回到正常生活后,Clubhouse的日活跃用户数就急剧下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Clubhouse最初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有人都因为疫情不得不呆在家里。
看看同样昙花一现的Twitter stories(视觉故事)的情况就知道了。那是个很不错的实验,然而当Twitter意识到它并不是一个对用户有意义的功能时,它就被拿掉了。
疫情高峰期时人们都被困在家里,无聊地寻找更好的或有趣的事情,所以当时做任何事都是可以的。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的厨房桌子很有趣,我还给桌子拍了不少艺术照。
人们真的变得很快。
3. 人们认为那没有用或与自己无关
大流行之后人们继续过日子,他们又开始走出家门,在线下与人见面。起初,他们感到欣喜万分,甚至在几周内出现了现实生活中的聚会热潮,但很快又回到了疫情之前的老样子,人们仍旧选择在家里度过大部分时间。
然而这也没有令Clubhouse回光返照,几个月过去了,它没有任何变化。这说明人们真的已经继续去寻找下一个值得他们兴奋的大事件了。根据我的个人体会,Clubhouse的用户体验必须改变,以迎合日常人们的需求。
一些东西想要长久留存下来,就必须能够为小众或一些人解决他们的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改变他们的营销策略,以迎合艺术和人文的需求。Clubhouse之前是建立在好莱坞式的炒作之上的,一切都只是泡沫,转瞬即逝。
几个特别需要强调的问题
我们的评论员之一Ellen Eastwood发表了她的看法。她说:
译文:Clubhouse的特点是很难发现你感兴趣的东西。我总觉得进入一个对话,至少得听上5分钟的时间,看看它是否值得听下去,即使如此,我也常常无法做出判断。
在你切换到下一个对话之前你要试听多少次呢?
我曾参加过几次对我个人来说非常有共鸣的谈话,但后来我又经历了一次毫无价值的谈话。这使我厌倦了,我就把它忘了。
Juan Colmenares补充说:
译文:我认为Clubhouse是一个伟大的……功能。
想象一下,如果Medium拥有Clubhouse这样的或类似的功能,比如允许来自相关主题的作家就某些热门话题进行讨论,然后可以用Descript转录成音频,创建和发布成一篇书面的、包含集体观点的结论或者摘要的见解作品,那该会怎么样。
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Clubhouse缺乏更多的使用场景和支持性的附加价值。
Clare Black还说:
译文:我发现Clubhouse的最大问题是过于耗费时间、糟糕的通知系统和声音质量。
你必须抽出很多时间来听,而那些对话的质量往往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声音质量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演讲人的WIFI不通畅或麦克风不好用,就很容易半途中断,或者很难听清。
然而,让我决定很快弃用Clubhouse的槽点其实是它的系统通知——简直没完没了!尽管我在下载Clubhouse后马上就把它的通知关闭了,但我不得不经常打开它检查一下有没有新东西,没过多久我就完全停止使用它了。
这(Clubhouse)是个好主意,但实际用起来却不尽如人意。
最后,Mario Campello表示:
译文:我认为Clubhouse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如果你把它看成是一个MVP(最简化可实行产品)的话。他们已经得到的庞大的行为数据确实有潜力创造出更棒的东西。Clubhouse发现了一个由特殊情况产生的痛点,即在大规模隔离状态下,人们产生了大范围的孤独感。
我同意你所说的,它的用户基础并不牢固,但我真的不认为这是问题。他们证明了一件事,人们喜欢被倾听。
我认为类似Clubhouse的应用程序很快就会在培训、教练和领导力培养等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的观点
我认为他们本来可以在一个细节上多下点功夫,就是搜索功能,这样任何人都可以搜索他们感兴趣的房间。比方说,我对谈论正念和冥想主题的房间感兴趣,那么当我去搜索关键词的时候,将显示出所有可参与的房间,并能够根据听众数量或用户数进行排名。
图丨来自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