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光电芯片

舆论漩涡中的固态电池,再掀投资小高潮

深度观察 

创投机构对于固态电池的投资,有了更大的确定性。
分享:

固态电池热,是技术突破还是营销噱头?

4月初以来,上汽旗下智己汽车发布“准900V 超快充固态电池”的消息引发了一场二级市场的狂欢。固态电池概念股迅速走热,不少半固态电解质材料公司、甚至只是参股半固态电池的上市公司都迎来了连续涨停。随即,这场二级市场的狂欢引来了众多媒体和专业机构的质疑与炮轰:“固态电池成资本炒作重灾区”,“固态电池只是营销噱头” 。智己汽车关于固态电池的表述后来被证实是一场概念炒作。就连智己 L6固态电池的合作供应方,清陶能源联合创始人李峥也公开表示:“严格来说,智己 L6搭载的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属于半固态电池。”而真正的全固态电池要进入量产应用阶段,仍然需要数年时间。与二级市场的炒概念和快进快出不同的是,同一时间,一级市场上的 “耐心资本”正用长线资金下注固态电池,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小高潮。

图片来源:36碳制图

36碳了解到,自今年3月以来,国内陆续有高能时代、中科固能、融固新材料、毅华新能源、星科源等数家固态电池相关企业密集获得新一轮融资,包含高瓴、红杉、东方富海、险峰长青等知名投资机构正对这一赛道持续下注。

云道资本于少佳告诉36碳,这一轮密集投资有一个重要的催化剂,就是宁德时代在4月的 CIBF(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上宣布的2027 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的目标。“当行业链主(宁德时代)都表示固态电池是未来方向,并制定了明确时间表,创投机构对于固态电池的投资自然就有了更大的确定性。” 于少佳表示。

01 固态电池确定性更强了

固态电池有着“动力电池圣杯”之称,相比目前主流的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倍率和循环寿命方面都有着显著优势。业界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固态电池普及之日,就是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因此固态电池的技术革新进展,时刻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也容易成为二级市场炒作的标的。

但细究国内固态电池产业近期的一系列动向,在二级市场的“炒作”之外,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厂商纷纷开始公布明确的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

广汽集团是国内第一家给出全固态电池明确量产落地时间表的厂商。4月12日,广汽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并宣布其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搭载,率先应用于旗下的昊铂车型。

“宁王”是第二家。4 月 28 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 CIBF 2024 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上表示,公司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

吴凯提到,如果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以1-9打分),宁德时代的全固态电池研发目前处于4的水平,而到2027年,公司期望能达到7-8的水平,这意味着可以进行小批量生产。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也加大了对于固态电池的投入。据媒体远川汽车评论报道,宁德时代将过去只有几个人跟踪研发的小规模固态电池团队扩张,由首席科学家吴凯带队,加大投入;其在香港成立的 AI 实验室也将大幅加速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

背靠大众的国轩高科也在5月17日发布了采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金石电池。该项目总工程师潘瑞军在接受36碳采访时表示,国轩高科的全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小批量上车实验,如果测试顺利,随着产业链逐步建立,预计在2030年实现量产。

国轩高科5月17日发布了全固态电池技术;图片来源:企业授权

动力电池厂商和车企们为何在此时集中公布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时间表,且时间段集中在2026年和2027年?

一家锂电厂的固态电池研发负责人告诉36碳,日韩企业在布局固态电池方面比国内要早一步,今年的北京车展上部分日系车企表示到2026年要量产固态电池,我国正在加紧追赶当中。工信部正在筹划固态电池的产业政策,准备提供数十亿元的经费支持多家企业投入。

“我相信投入这么多资金进来之后,加上企业本身配套,和外部资本的进驻,肯定能够把国内全固态电池的开发推进得更快。预计到2030年实现全面量产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该负责人表示。

头部厂商技术攻关的加快和小规模试产,自然也会带动固态电解质、正负极等产业链的需求。而消息灵通的投资机构在锂电厂商公布量产时间表之前,就纷纷完成了新一轮投资。

据36碳不完全统计,仅今年3月,就有4个固态电池产业链项目完成新一轮融资,既有新项目首次获得融资,也有老项目获得机构持续下注,迎来了一波投资小高潮。

02 产业化仍面临挑战

巨头的加速和政策的支持,无疑将会加快国内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步伐。但固态电池究竟何时能够规模量产,无人能够确定。

要在实验室做出小的固态电池并不难。上世纪90年代,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就在实验室中发现了合适的固态电解质,以此为基础的薄膜电池能量密度超过 700Wh/kg,是如今液态锂电池的 2.5 倍。

但想要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面临的却是工程与技术的巨大难题。日本丰田公司拥有全球最多的固态电池领域专利数,在过去30多年已尝试了数万种电解质应用到电池中。但至今丰田仍未大规模量产固态电池,此前宣布的量产时间节点也一再拖延。

一位专注锂电池赛道的投资人告诉36碳,固态电池要考虑商业化,必须做到“六边形战士”,即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电倍率、耐温性、BMS(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等影响电池性能的六个方面都达标。

欧阳明高在1月的会议上也指出,“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仍然面临一系列的科学难题,需要从关键材料、界面、复合电极、单体电池不同层面进行解决。”

三星 SDI 公司展示的全固态电池模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0年代就已问世的固态电池,到现在三十年都没有量产,已经充分说明这一领域的难度了。”该投资人表示,固态电池的研发进程虽然在加快,但离真正的大规模商用还是很远。

在他看来,对于资金多的大机构来说,广泛下注,选择投资在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无可厚非,但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方面,目前还没看到技术突破的拐点,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

换句话说,固态电池技术目前仍是一笔典型“风险投资”,下注的投资机构仍然需要为此承担不小的风险。

不过,面对固态电池这种万亿级的新投资风口,鲜少有机构甘心错过押中“下一个宁德时代”的机会。

据机构夯邦投资不完全统计,在固态电池赛道,2022年和2023年国内一级市场均发生了22起融资事件。赛道内的头部企业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和辉能科技,已成长为估值超百亿元的独角兽。

值得一提的是,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也不光涉及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作为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成为国家之间战略产业竞争的新方向。例如韩国就计划在2023-2028年投入3066亿韩元(约16亿元人民币),争取提前实现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商业化应用。

作为新兴产业的发掘者和助力者,国内创投机构对于固态电池赛道持续投资,也将会与政府资金、产业资本一道,共同助推我国固态电池产业量产突破,夺取“动力电池的圣杯”。

图|Unsplas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碳”,作者:王方玉,编辑:苏建勋,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活动|聚焦科技创新合作,上交会·日本大阪企业技术推介会即将举办

6月12日,第十届上交会境外主宾城主题日活动——日本大阪企业技术推介会将以“遇见科技世博,共赴未来社会”为主题,在上海市世博展览馆1号会议室举办,为与会企业介绍日本大阪市的商业趋势与出海机遇,并通过项目对接,促进中日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本次活动还将围绕节能环保、先进制造、健康医疗等领域,邀请中日企业开展项目对接交流,促进城市间科技经贸合作。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我们将根据话题相关度,对报名申请进行筛选。通过活动审核的用户,我们将有专人联系,同步参会信息。活动报名将于2024年6月11日中午12:00截止。

活动|迪拜商业论坛中国,解锁出海中东机遇

2024年8月21日至22日,迪拜商业论坛中国(Dubai Business Forum China)将在北京开幕。作为享誉全球的峰会,本次论坛将迎来中国顶尖的商界领袖;由迪拜知名企业组成的代表团也将访问中国,与诸多中国企业进行对话、建立联系,共同探索合作的方向和机遇。迪拜商会(Dubai Chambers)将主办本次迪拜商业论坛中国。如果您对这场全球性的峰会感兴趣,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36氪出海的预约表单,申请参会席位。我们将向迪拜商会提交您的报名信息,并待审核通过后与您联系,确认您的出席。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3000位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出海人加入。在出海社群里,我们面向群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引流Banner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指南|十年跨境大卖自述:在TikTok开启“二次创业”

    新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电商零售

    指南|十年跨境大卖自述:在TikTok开启“二次创业”

    刚刚

  • 大幕拉开,中国车企“逐鹿中东”

    细述中国新能源车在中东的规划与布局,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中东的现状、挑战及应对措施展开分析,以期同所有扬帆中东的企业一道,共同探索和开创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