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系”企业们正在给全球储能系统市场带来一股有力的冲击。
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储能、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等“锂电系”企业,正在海外掀起订单潮。
过去隐身幕后的它们,现在不仅要做系统、包交付,还在中东、澳大利亚、欧洲建总部、搭团队,密集出现在项目招标现场。
海外储能的打法,将面临新的迭代。
01 锂电系出海“凶猛”
传统印象里,储能出海的主角一直是系统集成商——他们负责设计方案、整合设备、做EPC施工,拿下项目,主导整个交付。
而锂电系企业——那些掌握电芯技术的厂商,像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等企业过去一直是配套商,隐身幕后,赚电芯供货的利润。
但今年的市场,谁还能说锂电系是幕后?
市场数据给出了最直观的证据。据GGII统计,2025年一季度,全球大型储能项目中,由锂电系企业主导的项目占比已经达到36%。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全球每三个大型储能项目里,就有一个项目,客户选择把订单直接交给了电芯厂,而不是传统集成商。而在2023年,这个比例仅有1/10。
而更具标志性的变化,是他们的身份转变。
比如,比亚迪储能步伐迅速,以系统方身份中标多个项目,今年接连拿下沙特、波兰、智利等多个大单。
还有海辰储能,今年在美国拿下多个订单,与Jupiter Power、FlexGen等多家系统商合作,累计海外订单约30Gwh。
宁德时代的出海节奏更是凶猛——在阿联酋签下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后,直接在当地成立区域总部,搭建本地团队,连系统集成、EPC施工都自己包揽。
澳大利亚市场也同样如此,与Quinbrook的24GWh长单合作,主导的不只是电池供货,而是完整的系统交付。
包括瑞浦兰钧、中创新航等“后起之秀”,在东南亚、中东市场快速发力,客户也开始直接找电芯厂下单,系统集成商“被绕过”的案例正在增多。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锂电系企业在海外市场搭建起本地团队。从销售、EPC、运维、售后,一个都不少。从电芯供应商,变成了“解决方案提供商”。
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锂电企业的身份变了,现在他们的目标是做项目、拿系统,摘掉配套商的帽子。”
02 集成商的防线
电池厂下场做项目,系统集成商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目前来看,系统集成商依然有防线。尤其是在欧美市场,本地运维能力、合规经验与EPC服务,依然是电芯厂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替代的竞争壁垒。
很多海外客户更愿意选择具备本地资源的集成商进行合作,尤其是在售后支持、项目管理等环节,集成商们依靠长期的服务和售后经验,依然占据优势。
但目前电池厂商正在通过招聘补齐这些短板。另一方面,系统集成商赖以为生的“整合加价”模式,正在被电池厂商的价格优势所侵蚀。电芯厂本身掌握电池生产与供应链,具备先天的成本优势。
通过“电芯+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它们可以在保持高利润的前提下,以更低的总价切入市场。毕竟,谁还能和电芯厂拼硬件报价?
当然,手握订单的头部集成商还有很多牌可以打。
阳光电源依托自己强大的构网型逆变器在交流系统技术上对纯直流侧的电芯厂依旧有强大的护城河;
天合储能依托光伏业务布局光储一体化,在能源的渠道和系统交付上也能保持竞争力;
美国储能企业Fluence推出“电芯联合方案”,与宁德等电池厂合作出系统,试图守住方案主导权;
同时,与电池厂商深化联合方案合作,也是拿到主动权的重要路径,许多集成商开始主动联合电芯厂进行电芯定义,来提升自己对储能产品的定义权,避免了自己成为电芯的“搬运工”。
毕竟,在多品类协同、多场景解决方案与本地化服务方面,集成商依然拥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可以预见的未来内,更大的可能是,拥有“独特技术和渠道优势”的集成商占据偏高端、有更多场景挑战的市场,电芯厂则凭借低成本优势,占据成本优先的市场。
而倒霉的则是“电芯的搬运工”这一类型的集成商,等于过去利用中国供应链和海外市场高价格的套利模式走向终结。
从这个角度看,真正头部的集成商大概率会在电芯厂出海战中,被倒逼加强自己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并且加强对供应链的把控,攻防战也会更加精彩。
03 结语
行业格局在变,客户选型逻辑也在变。留给集成商的选择,其实就一句话:要么卷价格,要么卷能力。
锂电厂的“野心”挡不住,集成商的“饭碗”也得自己守。谁能适应新玩法,谁就还有座位。
头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新能源产业家,作者:刘然,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近期发布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