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电商零售

种草不是砸钱!品牌出海如何做好内容种草的五步法

深度观察 

种草不是“广告”,是去建立“信任”;不是“曝光”,是去获得“认同”;不是“放水养鱼”,而是想办法“选对池塘、养对鱼、等结果”。
分享:

在社交媒体崛起、用户注意力极度分散的当下,品牌如何精准触达目标人群,获得信任和认同,成为摆在每个市场人面前的难题。“种草”——这个互联网时代的热词,已经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抓手之一。

但在流量越来越贵、用户越来越“精”的背景下,供求关系越来越变形的今天,单纯靠“撒钱+红人”粗放打法的种草时代,已经悄然过去。真正能打动用户的,是更深层的“共情”和“共创”;真正能长期见效的,是系统化的种草策略与内容规划。

18年我开始接触“种草”,从国内到海外,从美国到日本、欧洲、墨西哥,作为一个经历了多个市场实战的人。一直从品牌方的角度不断深思、总结,不断迭代打法,逐渐总结出一套五步法,也在多个品牌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拆解这五个步骤,从“知道为什么要种草”走向“知道怎么种好草”。正如之前在我的书《写方案其实是解决问题》中提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就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平凡而又普通的词语。种草也一样,明白什么是种草,为什么要种草,怎么种草!

(图片来自pexels)

01 第一步:从自己出发,打磨产品定位

很多品牌一上来就问:“找谁帮我种草?”但更应该问的是:“我是谁?我凭什么让用户种草?”“种草”的本质,是“推荐+认同”。而要让别人推荐我们,自己首先得先把自己讲明白。

我们通常会通过一套标准化流程,对产品进行系统梳理:

1. 产品卖点分析

我们要推广的产品,真正能打动用户的核心卖点是什么?不止是参数,不止是功能,而是“比别人更强、对用户更有意义”的那部分。

比如,如果我要去种草一款洁牙器,如果我们仍然说:“这是一款五种模式的洁牙器,不是一款普通的洁牙器”,能打动用户吗?相信不用我仔细说,我们肯定已经有了答案。那么对用户更有意义的部分是什么呢,是“在我们牙齿不舒服之前,使用它,更好的清洁可以避免牙周炎;是它可以随身携带,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出差;是便于清洁;是充一次电可以用半年!……”

2. 用户画像与需求分析

谁是我们的主要用户?他们关心什么?他们的生活场景是什么?假设我们面对的是学生用户,他们关心的可能是性价比+颜值;如果是上班族用户,他们更在意的是续航+便捷性。我推荐用“痛点重要性矩阵”来排列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从而筛出我们最需要去击打的点。

3. 卖点与痛点精准匹配

用户痛点一大堆,我们不能全部覆盖;品牌卖点很多,也不能都说。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卖点”变成“解法”,用一句话把两者打通。

比如:“还在为每天充电而烦恼吗?我们的产品一次充电,能用一周,真正解放我们对电量的焦虑。”这种用户语言的匹配,是整个种草传播的起点,也是后续KOL内容的“核心锚点”。我们的卖点应该是用户痛点的“解法”,干瘪瘪只说卖点,索然无味。

02 第二步:研究行业和竞品,找到自己的突围口

不管我们是不是读过《孙子兵法》,但是肯定听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放在内容种草领域也同样成立。一个品牌的产品力固然重要,但用户并不会单独看到我们,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视频、博主、对比内容。因此,我们的种草内容,必须在同类信息中脱颖而出。

为了能够脱颖而出我们建议,在研究行业和竞品时,要做如下分析:

1. 热门内容梳理

因为我们大部分时候还是做的海外,所以我这里主要举例海外平台。热门内容梳理时,我们需要在YouTube、TikTok等平台上,搜索同品类关键词,看看平台推什么内容。这些视频的镜头语言、讲解结构、用户反馈,往往就是当前平台算法偏好的内容形态。

2. 竞品种草打法解剖

我们的竞争品牌是怎么做种草的?他们找的是哪类博主?内容主打什么?多久做一次campaign?这些信息很多时候是公开可查的。我们还会结合Google Trends数据,看他们是否踩中关键节点。

3. 自己的复盘与优势再提炼

做完上述热门内容分析和竞品种草打法解剖后,再看看我们自己过往投放的内容。可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什么类型的博主效果好?哪些内容风格转化高?用户反馈最多的点是什么?然后将这些数据沉淀成自己的经验,结合竞品的不足,找到我们可以超车的点。

4. 初步描绘KOL画像

最终,我们有了自己想要合作对象的初步画像!哪些KOL适合讲我们的产品?是喜欢“科技测评”的中年工程男,还是“日常工具推荐”的生活方式博主?是YouTube长视频能更好地解释清楚,还是TikTok 30秒高能展示?这一步需要初步绘制轮廓,为后面选人打基础。

03 第三步:制定打法,构建有节奏的投放体系

种草不是一次投完就结束,而是一场系统打法。

我们常用以下三种组合方式,来灵活匹配品牌的预算和阶段:

1. 中腰部为主的控制预算打法

适合初期试水或预算有限的品牌。选择一批对产品调性匹配、内容力较强的中腰部KOL,追求转化率和真实反馈。这是我目前在管控预算时,主要的打法。

2. 头部+中部结合的放量打法

适合希望迅速打开声量的品牌。找1-2个头部KOL打“权威背书”,配合10-20个中部KOL打“口碑扩散”,形成“塔型结构”的内容组合。这是去年我负责的一个品牌,我选择了这个打法,最终从KOL角度来说,非常成功,当即断货。

3. YouTube+TikTok组合打法

YouTube负责“深度种草”,TikTok负责“浅层认知”,两者互补。前者讲清楚“买点”,后者营造“讨论热度”。目前这个方式也尝试过,但都是作为前两种打法的补充。

其实,无论选哪种打法,最关键的一点是:内容中必须实现“卖点VS痛点,并完整监控数据,确保转化路径顺畅”。

比如:“这款洁牙器充电一次能用90次,每日一次,可用3个月,比市面上同类产品多出30%”;“我连续用了30天,一次都没充电,适合像我这样通勤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下方链接,还有10美元优惠哦”。

这些话术都是为了实现卖点与痛点对应,并实现转化。

04 第四步:选对人,不如选合适的人

我见过太多品牌,被“头部粉丝数”绑架,结果钱花了,却没见什么效果。种草合作,本质是一次品牌与创作者的共创,而不是“雇佣-交稿-发布”这么简单。我们在选人时,会看以下几个核心维度:

1. 受众契合度

KOL粉丝是否与我们的目标用户匹配?不仅是性别年龄,还要看“动机契合度”——比如,我们的产品讲的是实用性能,但博主的粉丝主要是来看颜值搭配的,就很难转化。

2. 内容风格匹配

我们是否能接受并支持KOL原有的内容节奏?他们是擅长技术测评的,还是擅长生活化开箱的?如果产品复杂,最好找讲解逻辑强的博主;如果是情绪驱动型产品,反而更适合感性表达强的红人。

3. 粉丝信任感

KOL说话粉丝信不信?评论区有没有“又接广告了” vs “我就等我们推荐这个”,真实互动远比粉丝数重要。所以评论区的数据要去做分析,作为选人的参考。

4. 合作意愿与专业度

要看意愿和专业度,主要看:是否愿意深度了解产品?是否按时交付、按要求拍摄?有没有合作记录和“翻车”历史?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行业内部交流、KOL平台数据综合判断。

05 第五步:落地执行,是系统工程

真正的“种草成败”,往往不在选人阶段,而在执行阶段。

我们会通过以下方法对KOL合作进行专业管理:

1. 工具筛选

使用如Heepsy、Noxinfluencer等平台,核查KOL粉丝画像、地区分布、过往表现。

2. 视频风格分析

筛选3-5条代表性作品,评估其表达逻辑、镜头感、剪辑节奏、评论互动。

重点观察:他讲产品是否细致?评论区是否有共鸣?

3. 数据模拟与健康度判断

找3条带货内容,算播放量/点赞率/评论率的平均,判断其真实影响力。

避免买粉、刷量账号,保持内容真实是种草成效的基本保障。

4. 初步沟通测试

不要一上来就谈报价。先试探性沟通,观察对方的态度、响应速度、理解能力,这些都反映了后续合作的稳定性。

5. 先试投一单

可以是一个体验类视频,也可以是一次软性种草合作。试单后观察数据反馈,再决定是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06 最后:种草,是一场耐心的陪伴

在我多年做海外市场的经验中,我发现:真正最有效的,不是一波爆量的曝光,而是一群共同成长的创作者伙伴。

比如如果在某个领域,本地的红人资源并不丰富,我们很多时候要从0开始培养,就可以考虑一些成长性高的红人。对正在起步阶段的品牌来说,不要怕没预算,不要怕没人脉——愿意真诚种草,愿意与红人共创,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种草不是“广告”,是去建立“信任”;不是“曝光”,是去获得“认同”;不是“放水养鱼”,而是想办法“选对池塘、养对鱼、等结果”。希望这套“五步法”,能帮大家在品牌种草的道路上走得更稳、看得更远。

头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鸟哥笔记,作者:June,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近期活动

活动|“深入解析印尼500亿美元医疗市场机遇”线上分享会火热报名中

为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把握印尼市场机遇,36氪出海将携手印尼市场拓展与创新服务平台 Lestari 推出系列主题活动。首场活动于6月4日下午2:00在线上举办,将聚焦印尼500亿美元医疗市场,邀请印尼政府代表解读医疗行业增长潜力及政策激励措施,为出海企业提供深度市场洞察。本次活动特别开放 Zoom Webinar 参会席位(名额有限),参会者能够与演讲嘉宾进行互动及问答交流。如果您希望参与,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填写表单报名。活动报名将于6月1日23:59截止。

近期发布

KrASIA 英文媒体服务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填写表单,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