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讨论出海机会的语境中,东南亚几乎成为“默认选项”——市场体量大、华人基础好、互联网普及率高。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最先被中国企业“卷”穿的区域:流量变贵、竞争加剧、打法趋同,后来者很难不焦虑。
相比之下,中亚常被视为“边角料”市场——地理陌生、语言小众、物流复杂、基础薄弱。但正因如此,它也处在中国品牌尚未全面布局的“空窗期”。这里没有过度拥挤的货架,没有泛滥的营销套路,有的是真正的品牌与服务空缺,有的是对“高性价比中国制造”的强烈需求。
2025年,一位已在多个市场踩过坑的出海老兵,在对比走访印尼与乌兹别克斯坦之后,选择了一个不那么“热门”的方向。不是因为“逆向”,而是他看到了一个关键判断:“在东南亚你得卷掉别人,在中亚你只要先到。”
一场平行世界的对照实录
出海,往往从第一站落地开始,机场与城市的初印象就已昭示其发展图景。
从北京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航程7小时出头,落地之后,是一整套几乎无缝衔接的“现代流程”:步行15分钟到达海关,自助通关系统精准高效,十余个行李转盘高速运转。出口处,网约车与出租车平台广告林立,工作人员主动引导旅客用App叫车。晚上9点,城市公路依旧灯火通明、车流如织,前往老城区的酒店足足堵了50分钟,才终于抵达。
两周后,笔者转战中亚,从北京飞抵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飞行时间缩短至6小时,但“抵达体验”却仿佛慢了一个时代:下机5分钟即达海关,仍使用人工验护照,虽然航班不多,依然等候近10分钟。四个行李转盘勉力运转,机场朴素无比,不见任何网约车标识,也无叫车通道,所有接送车辆聚集在一个普通停车场。晚上9点从机场出发,一路畅行无阻,仅20分钟便到达市中心酒店。
同样是首都机场,同样是落地夜晚,雅加达落地后系统化的边检、自助通关、高效行李分流、平台化出行系统让人迅速感受到东南亚中心城市的活力。而同样的流程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节奏:人工海关、基础接驳、简陋设施与低效率服务,是中亚典型国家发展阶段的真实写照。
这一差异同样延续至城市肌理。雅加达中心区商业氛围浓厚、交通繁忙、夜晚依旧喧嚣,城市节奏与中国新一线如出一辙。反观塔什干,城市主干道通畅无阻,商业氛围较为平淡,一派发展早期城市的“舒缓感”。
如果说印尼的人均GDP高出乌兹别克斯坦近1900美元,那么从城市的硬件配套、消费场景、零售渠道、品牌渗透等角度来看,两地之间的差距更像是“一个身处发展中后期,一个尚处基础建设初期”。
雅加达的消费场景与中国差异甚小,商场、品牌、产品、服务乃至互联网使用行为都几乎“无缝切换”。而塔什干更多依赖本地巴扎市场,现代商场数量有限,品牌丰富度与服务细节远未形成体系。
但正是这种“落差”,让中亚成为一块真实存在、却尚未被结构化开发的潜力之地。
卷中找缝,还是空地起舞
在东南亚,李宁、安踏、美的、海信、极兔快递、蜜雪冰城、名创优品等中国品牌早已遍地开花,渠道与品牌生态趋于饱和。新进者不得不卷流量、卷选品、卷效率,甚至要卷服务体验和全链路运营能力,方能争得一席之地。
在塔什干,一切尚未开始,亦未完全成熟。在这座中亚核心城市,名创优品、蜜雪冰城还只是“稀有动物”;极兔还未入场,美的、海信也尚无体系化的销售网络;许多国际品牌依旧处于“欧美旧品常年驻场”的阶段,品牌结构老化,价格高却缺乏替代。
日用品如洗衣粉、牙刷、洗发水的价格普遍高于中国,却少有竞争者切入;服饰、快消、电器等赛道仍是一片空白地。李宁旗舰店高端大气、客流不断,比亚迪成为中产用户购车首选,大疆与Insta360逆向海淘需求不断——这就是“机会正在发生”的中亚现场。
互联网领域也已打好“基础”:Instagram、Telegram等社交平台广泛使用,本地打车、外卖、购物类应用相对完善,给品牌的“用户触达”提供了前提。
总之,中亚并不是“市场小”,而是“结构未被填补”。它不需要你卷出花,只需要先来,能落地。
选择适配场,而非规模场
从收入水平看,雅加达与塔什干并无显著差距,普通工薪阶层月收入基本持平,部分互联网从业者甚至薪资更高。但由于市场成熟度、商品竞争力、零售生态完全不同,相似收入之下的购买力却呈现两极:
在雅加达,百元以内可享中等水准晚餐,星级酒店价格合理;在塔什干,物价整体偏高,商品结构老旧,竞争缺位,导致整体消费体验远逊色于收入水平所反映的潜力。
这正是判断出海方向时最需要厘清的:你的资源能力,究竟适配哪个市场的竞争门槛?
如果你是资源齐备、打法成熟、品牌认知强的企业,那么在东南亚卷赢别人是合理选择。
但如果你是希望从0-1起步、构建销售网络、建立品牌资产的中型企业或新锐品牌,中亚市场则拥有更低的竞争强度、更可控的运营风险和更快速的市场验证路径。
当然,中亚市场天花板较低,人口体量与东南亚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东南亚的“增长焦虑”正日益成为“投资高、回报慢”的代名词,而中亚的“可预见性落地机会”或许才是更匹配的第一战场。
结语:去现场,答案才会真正清晰
中亚,不是东南亚的替代品,而是另一种增长曲线的起点。在印尼,你需要更聪明地参与竞争;在乌兹别克斯坦,你需要更坚定地完成落地。
选择出海目的地,从来不该只看市场体量与人均GDP,而应深挖:哪里才是真正适合我落脚、扎根、增长的那块土壤。
走出去,亲自走访,才是找到答案的唯一方式。因为这个时代,不缺数据,缺的是洞察;不缺地图,缺的是实地。
头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新营销,作者:新营销,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近期发布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