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电商平台

亚马逊削减自有品牌之后,物流业务成为新发展重点

行业大小事 

弃车保帅,亚马逊削减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被调任为供应链优化技术副总裁。
分享:

据Insider审阅的一封内部邮件,前亚马逊自有品牌负责人Matt Taddy现被调任为供应链优化技术副总裁,直接向亚马逊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John Felton汇报工作。邮件中并未提及是否有其他人员将重新担任亚马逊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

Matt Taddy过去六年一直为亚马逊工作,在经营自有品牌业务之前,他曾担任经济技术副总裁。John Felton在一封邮件中表示,Matt Taddy在客户、科学、技术和财务方面拥有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加强对物流业务的投资是亚马逊的业务重点,这对Matt和整个团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自2009年推出AmazonBasics以来,十余年间亚马逊至少推出了118个自有品牌(据DateWeave数据),覆盖家具、服装、电子等领域。早在去年7月,外媒就已披露消息,亚马逊开始大幅削减自有品牌销售的商品数量,并讨论了完全退出自有品牌业务以减轻监管压力的可能性。

8月外媒报道称,亚马逊正大面积削减其自有品牌。仅服装类,30个自有服装品牌就砍掉27个,Lark&Ro、Daily Ritual及Goodthreads等品牌均被淘汰,将仅仅保留Amazon Essentials、Amazon Collection、Amazon Aware3个相对知名的品牌。几个自有家具品牌如Rivet和Stone & Beam也难逃一劫,在清完库存后将被正式下线。

对此,Matt Taddy声明表示:“我们发现消费者更喜欢我们的大品牌,如Amazon Basics和Amazon Essentials,它们品质好,价格优惠。我们会根据消费者需求做决定,淘汰那些不受欢迎的产品”。Matt Taddy的回应有避重就轻的嫌疑,外界倾向于这是亚马逊应对反垄断审查并进一步降本增效、提振利润的举措。

同样来自外媒消息,称亚马逊员工有权访问第三方卖家的销售数据,借以开发自有品牌的产品,造成不公平的垄断局面。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上个月对亚马逊提起诉讼,认为该公司在暗中阻碍亚马逊自有品牌产品的第三方卖家扩张,并在搜索结果中降低他们的排名。

近年来亚马逊整体收入增长放缓。公司采取了包括多轮裁员、暂停第二总部建设以及切断与部分批发商的联系等多项举措共同推进降本增效。相较于亚马逊自有品牌业务吸引的关注,其相应的销售表现欠佳,令人失望。亚马逊此前称,自有品牌仅占其零售总额的1%。

对于淘汰自有品牌业务,亚马逊曾回应:“我们从未认真考虑过关闭自有品牌业务,我们将继续在这一领域进行投资。”目前亚马逊不会彻底放弃自有品牌业务,如Amazon Basics等销售额较高的家居和科技配件自由品牌仍亚马逊的重点业务,但就Matt Taddy离任的最新事实来看,亚马逊自有品牌业务可能正在进一步被边缘化缩减。

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36氪,作者:杨许煌,原文标题:“亚马逊削减自有品牌之后,原负责人现调任为供应链优化技术副总裁”,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发布。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