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你们都能感受到,SLG赛道这两年更加白热化了。
激烈竞争的背后,是厂商们对品类进化的不断尝试。就破局方式来看,既有对中世纪魔幻、现代黑道等新鲜题材的尝试,也有对传统玩法框架的改良和打破,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想要在这一赛道上弯道超车。
在众多尝试之中,“生存建造”题材是个相当热门的内容方向。
一方面,该题材在全球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用户的接受度很高;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成功案例,例如流水破70亿的《Puzzles & Survival》;常年位于榜单前列的《Last Shelter: Survival》等等。
而在这条赛道上,SLG大厂的《State of Survival》是吃到题材红利的代表产品之一。游戏于2019年上线,据第三方数据机构data.ai预估,游戏的累计流水在今年突破140亿。
有了《State of Survival》的成功经验在前,显然让这家SLG大厂对这条赛道有了更多的信心。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已经在尝试推出生存题材的新品,诸如此前报道过的《Zombie Boss》与《Escape the Undead》等。
前不久,我发现了他们又悄悄测试的另一款新作《Days of Planet Earth: Expand》。
那么,它会是一款什么样的SLG游戏?在如今热门的生存题材赛道上,它又做出了哪些创新与迭代?而对于这家厂商来说,能找到类似《State of Survival》的下一个全球爆款吗?
01 潮酷美漫风:生存题材的新解法
一般来说,为了贴合生存题材独有的紧张感和刺激感,相关的游戏往往会选择偏写实的画风,“流血”、“暗黑”、“恐怖”等元素似乎成为了这个题材的定式。
而《Days of Planet Earth: Expand》恰恰相反,在进入游戏后,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潮酷”。
游戏开场为我们介绍了故事背景——菌群入侵世界,被污染的生物变成“异种”,曾经的居所被侵蚀殆尽,而活下来的人们必须拿起武器,团结一致对抗“异种”,重建家园。
这是一段很经典的末日剧情,但制作组在讲述的过程里尝试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最直观的便是这段开场动画。用美漫风格的静态2D贴图做成动画,再结合漫画式分镜展示,用粉色代表入侵物种来作为游戏的主色调,有着非常强烈的个性,游戏用这种方式为玩家打造出一场截然不同的末日求生。
通过新手教程以后,游戏又展示了另一段动画过场,这次用了3D卡通画面来讲述主角逃亡的过程,不仅用第三人称更好地突出汽车飞驰的爆炸效果,而且用第一人称塑造逃离追击的紧张感。
从角色设计来看,游戏中还有着街头涂鸦元素和嘻哈元素。如主角团形象的配色大胆有张力,兜帽、工装等服饰也在强调“潮酷”主题,同时,裤管和袖口都有着喷漆的小细节,组成他们自身的鲜明个性,凸显出独特的时尚风格视觉体验。
在设计动物伙伴时,游戏也考虑到菌群滋生的世界背景,将动物伙伴的形象夸张化,既有造型上略显凶猛的巨嘴鸟,也有走可爱风的小海豹。
除了角色设计,场景也融合了不少潮流元素。在末日背景下,这些场景建筑通常长满了爬藤,显得衰败破旧,但主角在城市里奔跑时,还能看到残留的街头涂鸦,硝烟四起的街道与昔日的生活气息形成鲜明对比,加强了末世环境的氛围感。
就连UI切换时,都使用了喷墨的转场特效;而控件的入场也做了一点小设计,在细节上更进一步,使得画面更加细腻,也贴合游戏自身“潮酷”的风格特点。
总而言之,《Days of Planet Earth: Expand》把潮酷文化符号融入到游戏的方方面面,美漫和都市风格相结合的张扬与末日题材自带的黑暗气质形成鲜明对比,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游戏风格。
02 ROK框架下的卡牌召唤战斗
根据游戏介绍,这是一款融入了基地建造、英雄搭配、加入同盟等SLG常见要素的游戏,不过真正涉及SLG玩法的PVP和GVG集中在后期发展扩大阶段。
在前期,玩家主要通过城建经营和大量PVE战斗来获取资源和提升战力。具体来看,玩家以家园据点为起始点,向外击退敌人,不断扩充自己的活动范围。
在PVE战斗上,采用了类似《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卡牌召唤玩法,玩家需要事先编排己方的队伍阵容,在场上通过消耗能量、拖动卡牌技能范围来发起攻击,能量会随时间恢复。
游戏会随机刷新下一张卡牌,再搭配玩家不同的使用策略,使场上情况更加复杂。玩家除了要注意大招释放的范围和节奏以外,还要注意BOSS的攻击和自己的位置,防止受伤,含有一定的即时性操作,丰富了PVE战斗体验。
扩充领土之后,玩家便可以随意采集资源;而击败被污染的生物后,便能获得用于发展家园科技的“微生物样本”。
在科技的加持下,玩家又能升级采集技术,强化生产buff,让工作效率更高,由此构建出了游戏前期的玩法循环。
此外,游戏选择将战斗角色和后勤角色分开养成的机制来分担玩家的养成压力。城建经营玩法对应后勤角色,只能用于生产采集而不能战斗,他们的养成数值包括了采集效率和生产效率等。
另一边,战斗玩法则对应战斗角色,他们的养成数值就有着物攻、物防、HP等。
在我看来,这种形式一定程度上拉长了游戏的养成维度,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生产人员则成为了玩家需要去关注的问题。
也正因如此,游戏内的城建经营玩法占比会更重一些,而不是像常规SLG产品那样,简单的数值积累与模型变化。
例如,需要手动喷洒药剂净化土地,清除菌毯,才能扩展领地。
再比如说,在家园建造防御机制的环节,还融入了一定塔防元素。
而在大地图玩法中,游戏采用了类似ROK的玩法框架,可以自由行军、探索迷雾、占领资源根据地,也可以选择加入联盟,和成员一起建造防御塔和军事塔。
联盟之间可以互相占领,也可以选择合作,共同击退地图上其他怪物。游戏的大地图系统给玩家提供了比较多的选择,对于玩家的阵容搭配、角色养成与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除了这些常规内容,游戏中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小玩法,比如动物伙伴的获取给了玩家像抓宝可梦一样的体验,不仅有专属的“精灵球”设计,还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抓住它,收服后的动物伙伴也能升级和养成,为玩家提供PVE战力支持。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缓解SLG游戏前期目标感薄弱的问题,而且也为玩家提供了丰富角度的游戏体验,驱动他们不断游玩下去。
虽然还处于测试阶段,但就目前的完成度来看,从卡牌召唤到PVE战斗,到城建经营,再到独具特色的小玩法,这款游戏给我带来了一些新奇的体验。同时,这些也都可以看作是这家厂商尝试迎合年轻用户喜好的体现,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去吸引SLG非核心玩家的关注与行动,从而接触更广泛的玩家群体,实现自我破圈。
03 这家SLG大厂的迭代思路会是什么?
现在距离《State of Survival》的上线,已经过去4年了;生存题材也不是当年少有问津的蓝海赛道,而是各大厂商的必争之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家厂商在主动求变,试图找到该赛道上更多的可能性。
而在我看来,它的迭代形式又分为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在现有产品上做调整,加入当下用户偏好的内容方向,以达到长线运营的效果;另一种则是幅度更大的内容改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有的框架,尝试摸索下一个爆款的形态。
对于前一种,像是前文提到的《Escape the Undead》,它就在保留了《State of Survival》的美术风格与城建玩法的同时,加入了时下流行的副玩法,以降低用户导入的门槛。
而最近开测的《Fading Earth》,它则在保留了《State of Survival》的IP世界观、角色设计等内容的前提下,对游戏的美术风格和前期引导进行了迭代。
对于后一种,像去年测试的《Zombie Boss》则选择了卡通漫画风格,同时融合了类“皇室战争”的即时卡牌战斗玩法,主打差异化体验。
再者就是今天提到的《Days of Planet Earth: Expand》了。两款产品身上虽然有着《State of Survival》的影子,但在美术风格、题材表现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差异化,因此它们更像是在探索生存题材领域的下一代产品。
但诚然,目前这些产品都还处于前期调优阶段,整体的市场成绩有待验证。不过至少在它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家厂商在这一领域上探索的一些阶段性成果。
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手游那点事”(ID:sykong_com),作者:雀雀子,原文标题:“等待4年,这位「SLG大佬」又憋出了新招”,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