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36氪出海
热点

新加坡修改投资移民条件,最低门槛从250万新元调高至1000万新元

大时代 

有选择性地吸引有能力为新加坡带来更大经济影响、更扎根于新加坡的个人。

——领读语来自36氪出海分析师
施忆
查看「36氪出海·领读」的全部内容 >>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周四宣布修改全球投资者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简称GIP)条件,通过投资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的门槛再次提高。EDB 称此举是为了“有选择性地吸引有能力为新加坡带来更大经济影响、更扎根于新加坡的个人”。新条例将从3月15日起生效。

GIP 在2004年推出,向符合条件的全球投资者提供永久居留权,并在2020年3月进行过一次修改。根据 EDB 最新宣布的修改,通过 GIP 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有三个选项:

一、投资至少1000万新加坡元(包括现有实收资本)成立新的商业实体或投资已有实体。现存规定的投资额是250万新元。

二、向 GIP 选择的基金投资2500万新元。现存规定的投资额为250万新元。

三、成立位于新加坡的单一家族办公室,资产管理规模至少为2亿新元,且5000万需投资特定类别公司。现存规定只须向资产管理规模至少2亿新元的单一家办投资250万新元。

EDB 称此举是为了“有选择性地吸引有能力为新加坡带来更大经济影响、更扎根于新加坡的个人”。新条例将从3月15日起生效。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2020年到2022年期间,共有200名投资者通过该项目获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2011年至2022年期间,GIP投资者在新加坡创造了24699个就业岗位,包括软件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公共关系从业者。

文|施忆

编|Jason

图|Unsplash

3月线下活动|「跨境·资本」私享会:2023,中资全球化展望

2023年伊始,出海似乎正在转向乐观。中国大陆的疫情防控逐渐放开,海外市场的通胀压力与衰退预期也在好转。众多跨境企业迫不及待地规划着出国行程,中资出海的势头仿佛又回来了。但是,由于2022年不确定性的阴云,人们在乐观背后总有一丝忧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未能起飞的风口,如今的好势头会不会又是假象?

资本是驱动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因素,不仅在于金钱,更在于意识和方法。对着眼于未来价值的投资机构来说,2023年的出海市场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36氪出海联合 TikTok for Business,推出「跨境·资本」私享会,将于3月30日落地北京。我们邀请了来自 BAI 资本、复星锐正资本、GGV 纪源资本、青山资本、坚果资本、零一创投的跨境投资人代表,剖析宏观环境,聚焦出海前线,欢迎感兴趣的出海品牌报名。

 

分享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洞察|中国“出海四小龙”奇袭“洋巨头”,亚马逊被逼到降价

    当海外消费力下降遇上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海外电商会重新洗牌么?

    消费电商

    洞察|中国“出海四小龙”奇袭“洋巨头”,亚马逊被逼到降价

    刚刚

36氪出海

创立于2018年,36氪出海是专注于出海、跨境的行业媒体和专业服务机构。

紧贴行业发展,36氪出海为出海人有机整合原创深度报道、行业资讯和观点,输出高品质内容,同时运营可链接11000+出海人脉的行业社群,提供专业的创新咨询等服务。我们促进跨境商业机遇产生,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合作伙伴

Alibaba CloudAlipay PlusLazadaTiktokNinjavan

36Kr Global 旗下品牌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
hello@global.36kr.com
© 北京极境之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20010238号-2Chuhai's copyright license logo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