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36氪出海
游戏出海

中国游戏厂商:拿什么吸引你,中东氪金大佬

深度观察 

有钱又有闲,是外界对中东的普遍认知。而对于一心想要“掘金”的中国游戏厂商们来说,摆在面前的却是巨大的文化鸿沟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这样的中东游戏市场,中国厂商们应如何破局?挑战之外,中东又有哪些利好条件?

——领读语来自36氪出海运营
邓云晞
查看「36氪出海·领读」的全部内容 >>

有钱又有闲,是外界对中东的普遍认知。而对于一心想要“掘金”的中国游戏厂商们来说,摆在面前的却是巨大的文化鸿沟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这样的中东游戏市场,中国厂商们应如何破局?挑战之外,中东又有哪些利好条件?

对中国的游戏厂商而言,中东并不是尚未踏足的异域。

中东有着4.9亿人口,海湾六国人均GDP在世界领先,根据 SnapChat 2022年发布的《中东手游出海白皮书》,当地游戏市场规模已达44亿美元,增速将在未来十年内超过中日韩和俄罗斯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游戏市场之一。

海湾六国的游戏大佬们乐于“氪金”,三大市场之一的阿联酋互联网渗透率更是超过98%,随着新政策红利的出现,中东似乎在告诉中国游戏初创厂家“这里是一片不可错过的市场”。

中东市场:网龙无心插柳,龙腾则有心耕种

提到中国游戏出海中东,网龙是不得不提的一家厂商。在国内,网龙凭借游戏咨询网站17173带火了自己开发的《魔域》、《幻灵游侠》、《征服》,也让网游在国内的基础市场不断扩大。

但林子大了,鸟也多了。国内网游越来越多,网龙研发技术跟不上,服务器拉胯经常被网民吐槽。2009年,网龙索性打不过就跑,将曾经国内火爆但早已落伍的页游《征服》包装换头,抛进了中东市场。

没想到“上世纪”风的页游对中国网民来说过于落伍,但对娱乐方式匮乏的海湾六国土豪来说却刚刚好。网龙营收得以七年无忧,也一举完成了对中东游戏市场开拓、中国游戏厂商出海的双重启蒙。

网龙推出阿拉伯版《征服》,图源:17173游戏门户网

龙腾简合便是当时网龙员工敏感觉察到中东市场的机会后创立的手游公司,《苏丹的复仇》是旗下针对中东市场专门研发的一款策略战争游戏。

发行近八年,游戏在iOS和Google Play双应用市场的利润排行中依然榜上有名,足以让公司成为游戏出海人眼中的一大经典案例。

《苏丹的复仇》在iOS和Google Play双应用市场的收益排名第7,Yalla Ludo位列榜首,图源:data.ai

除了《苏丹的复仇》,公司还陆续推出了《阿拉伯传奇》《帝国时代》等为中东市场量身定制的游戏,无论是人物、画面还是情节,都有浓厚的阿拉伯风情。

官方产品介绍中,除《诸王黎明》、《King’s Choice》,其他四款游戏均主打中东,图源:龙腾简合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知名的游戏大厂出海中东,多数会选择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游戏,因为这些产品在中东也很可能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龙腾对中东却是“正面出击”,直接切中当地热衷的帝国、乱世、现代战争题材,结合SLG、射击的游戏类型,一度横扫中东市场。

也正是因为龙腾一贯的风格,《Frontier Justice》这款游戏乍一看才显得如此扎眼。

Frontier Justice角色形象设计,图源:龙腾简合官网

——主角穿着牛仔服和马靴,身披红色披肩,抬手揭下悬赏海报,走进酒馆。他掏出别在腰间的枪放在吧台上,举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毫不费力地吸引了在座宾客和女郎的目光。酒尽,他架起决斗中击倒的对手便转身踏上下一程,游戏主情节也随之展开。

这是在引导新手玩家的游戏开屏动画,将西部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2020年首发公测后,游戏主要针对中东、越南市场进行投放。

虽然在中东市场投放中,龙腾的本地化策略不同以往,但在游戏叙事和英雄式的人物升级套路中仍然旧迹可循。至于游戏设定为英语而非阿拉伯语、西部风格的配乐和画风、NPC的白人形象,则是对题材的必要保留。

何以断定中东玩家能会接受西部元素?

按常理说,高度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会对应高度的娱乐需求,但宗教文化的影响下,中东的娱乐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互联网在全球加快渗透,高娱乐需求、匮乏的娱乐渠道使得泛娱乐成为中东压抑文化下的一大泄压口。用户对SLG、RPG、棋牌、体育类游戏有较高的需求,并且偏好欧美写实风。

以沙特为例,iOS和Google Play双应用市场游戏下载量排名中,棋牌、体育类游戏占比很高,图源:data.ai

市场发展初期,游戏稍作本地化调整,就能在市场里放心大胆地割韭菜——如果说这是网龙给游戏厂商的启示,那《Frontier Justice》的出现则暗示了入局市场的拐点:稍加改动就想圈钱的捷径开始难走了。

开发市场的动作已经完成,持续引流的需求催生了游戏厂商更多的尝试。毕竟快钱再怎么好挣,游戏厂商也得从玩法、题材和营销手段的包装上考虑用户留存。

这时,凭借本身的高辨识度,加之《西部世界》等剧集的热播,西部元素进入了游戏厂商的视野。中国厂商开发的《West Games》、《Wild Frontier: Rage West》、《Frontier Justice》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国外游戏厂商对西部元素的把握还是更胜一筹:Rockstar Games开发的《荒野大镖客2:救赎》,还有在西部题材基础上加入对奇幻生物、鬼怪元素的《Weird West》相比,中国厂商开发的西部游戏要逊色不少。

Weird West游戏截图,图源:网络

西部元素印嵌在中东玩家对欧美文化的想象中,的确具备吸引用户的潜力。

同时,在涉及欧美的题材中,西部题材对开发商而言安全系数也更高。相比于纯粹主打战争、射击的游戏,西部题材方便制造契合男性心理的强烈的冲突,调动玩家兴趣,同时在西部开发、赏金猎人等等元素设计在脚本引导下,也更利于抢先用简明的道德观占据玩家情绪,从而避免在宗教、文化上踩雷。

发行三年,游戏创收不达预期

《苏丹的复仇》之所以爆火中东,除了对当时的市场空白的填补,在题材、元素、类型上切中中东玩家的兴趣还是主要原因。可以说,中东对游戏题的高接受度,在市场初期已经得到验证,对热衷于部落、帝国文化的中东而言,SLG游戏也永远会有一席之地。

而西部元素的外壳下,《Frontier Justice》对SLG、射击、RPG的元素有最大程度地保留,不可否认在中东能吸引到一定量的用户。

用户扮演的赏金猎人行侠西部,应召加入Sunset城镇居民与Scarlet Rust黑帮的战斗,帮助建设小镇。游戏有相对成熟的资源产出、分配机制,通过建材、储粮、兵力、防御等级、财富的提升给玩家正向反馈,召集兵团将领是对用户“集卡”心理的充分利用。

“Hero”收集,图源:Frontier Justice游戏截图

当年《苏丹的复仇》强势收割海湾市场时,月流水最高达到过600万美元,但根据 SensorTower 的数据,游戏在2018年的创收相比最高时已经下降几乎一半。

而作为一款中国厂商面向中东市场发行的西部游戏,《Frontier Justice》似乎该有更好的市场表现,但我们关注到这款游戏面世近三年的时间里,在官网上除了首发公测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成就节点。

从本质上说,这更像一款“换皮”游戏。虽然西部元素本身的流行度确实可以为游戏推广带来便利,但光靠题材已经无法持续吸引玩家。

场景是否足够丰富、情节有多大可玩性、难度设置是否合理、道具免费和氪金的比例设置,都是游戏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也是影响玩家留存、付费意愿的关键,而游戏主打情节没有铺开对小镇、匪帮之间过节故事填补,角色塑造不够立体、画面仍然偏页游风格、射击和饲养神奇动物的玩法虽然多样,却略显粗糙;尽管新章节的开启支持玩家对小镇不断“拓荒”,但和《我的世界》、《Roblox》之类的沙盒生存游戏相比,这款游戏中可供探索的空间毕竟有限。

过分追求元素的多样,反而使游戏整体体验十分松散,从而错失西部题材和中东地区的戏剧性反差能挖掘出的潜在关注和收益。

小镇有限的探索空间,图源:Frontier Justice游戏截图

这样看来,已发行的几款游戏虽然给龙腾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也都过了收益峰值的拐点,西部题材更像是龙腾在亟需一款新的游戏带动业务增长的情况下,做了一个不太成熟的决策。

新政策仍在为中国游戏厂商的进入创造红利

《Frontier Justice》游戏表现仍然落在龙腾出海中东的安全区里,失误本身没有阻断公司的发展,早入局的红利依然强势。

去年9月,沙特王储公布了《游戏与电子竞技国家战略》,计划成为全球游戏与电竞行业中心,并在2030年建立250家游戏公司,将游戏的GDP贡献提升到约133亿美元,并和龙腾签下巨额投资协议。公司还计划借此机会在沙特证券交易所上市,深入布局中东。

部分公开协议内容

但公司也需要严肃地面对市场竞争。

大小游戏厂商对中东的介入十分强势,腾讯、沐瞳、IGG、莉莉丝、龙创悦动、三七互娱、网易等知名游戏厂商近年都在中东打出了不错的产品。

Yalla Group 14日发布的2022年Q4财报显示,集团在2022年保持26%的净利润率,是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的在线社交和游戏公司,成为龙腾中东的强劲对手。

我们可以预见中东游戏市场中,可供中国游戏厂商进入的空间也会持续增加。也许短期来看,对本地化的充分考虑仍然能给游戏开发者带来很大收益,但长期而言,我们也期待看到出海游戏在题材、玩法创新上有更多引领性的尝试。

本文来自“品玩Global”(ID:pinglobal),作者:Patterson,原文标题:“西部元素没能拿下中东氪金大佬,中国游戏厂商捞金还要再动脑筋”,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发布。

图 | Unsplash

3月线下活动|突破增长瓶颈,品牌出海的困局与变局

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的出海大概率仍将充满变化;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出海企业该如何抓住确定性,找到适合自己的海外品牌策略?

过去几年,市场愈发关注“海外品牌力”这一话题,不少品牌正在海外打造起自己的认知度和信任感。然而,面对相对陌生的话题和不稳定的宏观市场环境,新的一年,出海企业该如何抓住确定性,找到适合自己的海外品牌策略?基于此,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更值得关注?

3月28日,36氪出海联合 The Trade Desk(萃弈),邀请到来自高樟资本、优必选、Zendure 征拓、Wavemaker 蔚迈中国的代表,在深圳举办线下闭门分享会。欢迎感兴趣的跨境品牌扫码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分享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洞察|中国“出海四小龙”奇袭“洋巨头”,亚马逊被逼到降价

    当海外消费力下降遇上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海外电商会重新洗牌么?

    消费电商

    洞察|中国“出海四小龙”奇袭“洋巨头”,亚马逊被逼到降价

    刚刚

36氪出海

创立于2018年,36氪出海是专注于出海、跨境的行业媒体和专业服务机构。

紧贴行业发展,36氪出海为出海人有机整合原创深度报道、行业资讯和观点,输出高品质内容,同时运营可链接11000+出海人脉的行业社群,提供专业的创新咨询等服务。我们促进跨境商业机遇产生,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合作伙伴

Alibaba CloudAlipay PlusLazadaTiktokNinjavan

36Kr Global 旗下品牌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
hello@global.36kr.com
© 北京极境之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20010238号-2Chuhai's copyright license logo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