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工具应用

欧盟将出台新碳关税政策,留给八大行业实现低碳转型的时间不多了

全球新经济新闻 

碳关税的过渡期也从3年缩短至2年,即执行时间从2026年提前到了2025年,这意味着留给八大行业实现低碳转型的时间不多了。
分享:

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作者孟祥成真,编辑苏建勋,原文标题“最前线 | 欧盟碳关税政策呼之欲出,钢铁、水泥出口要交更多税了”,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发布。

2022年5月17日,欧洲议会下属的环境、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委员会(ENVI)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法案,内容上更为“激进”。

除水泥、钢铁、电力、铝和化肥行业外,有机塑料、化工和氢行业也被纳入了碳关税的首批征收范围。

作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碳关税政策的出台将对削弱中国相关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尤其是钢铁、水泥这两大相对高排放产业。

一旦这项法案正式实施,中国出口欧盟的铝、化肥、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需要支付碳关税成本将分别达到出口额的20%、17%、17%和31%。

中信期货的研究模型显示,对中国出口欧盟的钢铁及钢铁制品来说,这一政策的实施相当于关税提高了3.3个百分点,相应的出口将下降14.0%。对我国出口欧盟的非金属矿物来说,关税相当于提高了5.7个百分点,出口预计将下降25.0%。

目前国内仅将电力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近两年钢铁、化工等行业也将逐步参与全国碳市场,国内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的完善能够减轻相关企业向欧盟支付碳关税的压力。

碳关税的过渡期也从3年缩短至2年,即执行时间从2026年提前到了2025年,这意味着留给八大行业实现低碳转型的时间不多了。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主要向欧盟出口的产品集中在机电产品、纺织品、金属品及化学品上,这些行业目前还没被纳入首批碳关税的征收范畴,但欧盟计划2030年前覆盖欧盟碳市场(EU ETS)的所有行业,长期来看这些行业也并非高枕无忧。

碳关税的执行不仅对直接被纳入征收范围的原材料行业有影响,与此相关的整个产业链都将感受到连锁反应。

以钢铁、铝为原材料的相关产业,如家电行业也将面临上游原料成本增加的问题。

在对八大行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欧盟的碳关税政策也能够倒逼中国加速能源转型和低碳产业发展,对新能源、节能技术等企业是个利好。

新的碳关税法案在环境、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委员会中通过标志着该机构内部达成了初步共识,6月初将由欧洲议会进行全体审议。若审议通过,将成为欧洲议会的正式立场。

随后欧盟三大机构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将进行协商,届时将形成欧盟关于碳关税的正式法律文本,另一只靴子将最终落地。

图 | Unsplash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